山西求學一族的“互聯網+暑假”生活
原標題:求學一族的互聯網+暑假生活
製圖:楊殊宇
從前那些沒有網絡的暑假,大多數孩子會上興趣班、去旅行,或者和小夥伴在家門口結伴兒玩耍……如今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孩子們的暑假該怎樣度過?發生了哪些變化?7月初,記者採訪了放暑假的學子,從小學生到研究生,讓我們看看他們的“互聯網+暑假”生活。
“一網打盡”的假期生活
焦新宇上海大學導演係研一學生
小時候,親戚家有了一台電腦,我就迷上掃雷、打撲克牌遊戲。再後來,網吧開了,我就會經常帶著弟弟偷偷跑去網吧。初中以後,家裏有電腦了,暑假大部分時間就會窩在家裏上網看電視劇。再往後,大家都用手機,出門查路線,找美食,在家訂外賣,網絡與每個人的生活已密不可分。網絡為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便捷,但也讓我有了偷懶空間。比如:家裏一宅就是一天,吃飯都是網上訂餐,缺乏運動。和朋友們也少了見面交流的機會,基本都是微信溝通。
孫昊冉太原市五一路小學三年級學生
我特別喜歡在網絡上看圖片、看視頻。假期一到,我就會利用網絡搜索瀏覽一些汽車的圖片。我特別喜歡體育類的視頻,在線觀看體育視頻,我覺得這是最開心的時候。爸爸媽媽暑假一般都會帶我去旅遊,旅遊前我看他們都會提前在家裏的電腦或者手機上訂好酒店,還會提前做很多功課,比如哪有美食,哪個景點應該乘坐什麼樣的交通工具……雖然我現在不太會使用,但真心能感受到非常方便。
李踴太原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大四學生
互聯網讓我們的暑假生活充實有趣,也使我們的眼界更加開闊。我們可以利用網絡做一些想做的事情,包括學習、休閒、娛樂。現在放假更多的時間,我會利用網絡去看喜歡的電影,去追喜歡很久的電視劇,或者利用網絡學習一些網絡課程,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酣暢淋漓的電子書籍閱讀
李冉 太原成成中學高二年級理科生
作為一名高中生,上互聯網還是以學習、看書為主。暑假會利用網絡看更多的電子書,或者通過百度百科等軟體查閱資料。家人還支持我利用網絡看一些新聞,關注一些時事。
李樂怡 太原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初一學生
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的確帶來了便捷,但我假期卻很少上網,依然喜歡看書。偶爾換種方式,上網看看世界名著,如:《傲慢與偏見》《百年孤獨》。因為我還只是一名初中生,因此儘量控制自己不去接觸互聯網中能夠影響學習的其他娛樂項目,良性利用。
王如佳 太原市外國語學校初二學生
互聯網可以便捷地查找學習資料,可以學會更多課堂外的知識,並靈活地運用課內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同時,也幫助我們獲取知識、了解社會、掌握技能、促進溝通。有了電腦和互聯網以後,暑假期間的大部分時間,我都利用網絡在看書。看一些初中生必讀書,比如:《朝花夕拾》《格列佛遊記》《簡愛》等。不僅是我,我的同齡人多數對互聯網電子書有著濃厚的興趣,且很多人選擇利用好假期的時間去進行閱讀。
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
網絡,已經成為孩子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友伴,成為孩子們最重要的信息來源。網絡的飛速發展,讓孩子們的暑假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擁有更廣闊的學習平臺。太原市新建路小學教師趙安然表示,對於小學生而言,完成假期作業仍是學生暑假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互聯網時代,只要有電腦和網絡,學生就可以隨時向老師請教問題。可以借助網絡去閱讀有聲讀物,相比于紙質版的圖書,更加立體有效。此外,學習之餘,可以通過網絡聯繫到自己的夥伴,增加朋友之間的親密度。”不過,需要提醒的是,不能一味地沉迷于手機、沉迷于網絡,而忽略了人與人之間見面溝通的正常交往。
太原理工大學信息化管理與建設中心主任程永強認為,互聯網對學生們特別是大學生假期生活的影響,首先是思想意識形態的影響。學生利用假期,熱衷於在網絡上學習的越來越多。從未來發展看,利用假期進行網絡空間的學習會是一種發展趨勢。它與傳統的、學校全日制式的課堂教育模式二者相互融通,相輔相成。
網絡給孩子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但也給家庭教育帶來了一些隱憂:不少學生沉迷于網絡遊戲、電子産品,玩手機看電腦,缺少生活交際。
太原師範學院文學院院長、教授薛晉文認為,學生利用互聯網應有一定的邊界和限度,應在家長的監督下有目標、有選擇和有效率地進行,不能被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影響了身心的健康成長。互聯網媒介是一種利大於弊的現代媒介工具,關鍵在如何有效利用。運用得當它會給我們的理想插上騰飛的翅膀;運用不當則會讓我們的理想在信息海洋中折戟沉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