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縣“五鎮”建設提速城鄉一體化
今年以來,長治縣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圍繞從城郊型經濟向城市型經濟轉變,以特色小鎮建設為載體,積極探索建立互聯網背景下的新型商業模式,通過加快推進“五鎮”建設,建立健全城市化進程中的新型經濟發展方式,成功走出了一條産業優、品質高、效益好、可持續的發展新路。
深度挖掘文化積澱,加快推進蔭城古鎮建設。蔭城鎮歷史輝煌,漢朝即成為上黨冶鐵中心,明清時為全國13個冶鐵所之一,鐵貨年交易額達1000萬兩白銀以上,為潞商發源地之一,是全國著名的商業和製造業重鎮。近年來,長治縣委、縣政府根據“四個發展”戰略,把蔭城鎮發展定位於打造“中國北方第一古鎮”和長治縣南部中心城鎮。為此,長治縣編制了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和總體城市設計,力求高水準前瞻性科學規劃,充分發揮蔭城古鎮的地域優勢、文化優勢與産業優勢,加快古鎮的修復、開發與建設,推進産業集聚,使文化、旅遊、産業齊頭並進。
逐步建成訓練基地,打造體育小鎮。以陶清河水庫為中心,規劃建設乒乓球館、羽毛球館、網球館、游泳館等體育訓練場館和體育公園等基礎設施,逐步建成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産業配套的市級乃至省級全民體育訓練、休閒健身的綜合性基地,建成山西省青少年乒羽訓練基地,把長治縣打造成體育之城、運動之城、健康之城,拉動體育産業的迅速發展。
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加快康養小鎮建設。充分利用長治縣的氣候優勢、産業優勢、資源優勢,乙太行山農産品物流園區養老基地、五穀山振東健康産業園等為基礎,規劃建設養老院、康復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一個集社會化養老、醫療保障、休閒健康為一體的全域性養老産業,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破解人口老齡化問題。
依託特色農業優勢,加快農合小鎮建設。依託農産品物流園區,開發農業合作社“總部經濟”,把全縣乃至全市的農村專業合作社集中起來,一個合作社一個店面,發展農産品會展經濟,以此帶動特色農業等産業發展。
深度融合南北風格,加快“三生”小鎮建設。“三生”指生産、生活、生態高度融合,在科工貿産業聚集區規劃建設一個小商品商貿城,同時把旅遊、休閒等元素結合起來,圍繞“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這一理念,把南方、北方的各種元素深度融合。比如,建設方面既要有土樓、吊腳樓等南方風格建築,也要有窯洞、四合院等北方特色建築,生態方面既要有松柏等北方常青樹木,也要種植竹子、棕櫚等南方植被,飲食方面既要有北方菜肴,也要有南方美食等等,使南北風格有機融合,既體現出南方水鄉的柔美,也展現北方山地的粗獷。
同時,長治縣還在管理上狠下功夫,以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為目的,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市場環境、社會環境。(牛曉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