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巧借PPP模式打造生態聚寶盆
山西日報訊(記者王利強 通訊員張建國)一個多月時間,位於代縣陽明堡鎮的季節性河流馬將河、野莊河面目一新。整修好的泄洪道兩旁紫穗槐迎風而立,推土機、挖掘機將河岸起伏不平的沙丘土陵修剪成一片片平整的農田。8月6日,山西瑞沃燃氣有限公司總經理柳德明告訴記者,通過對河道進行集中治理恢復生態,並在此基礎上實施光伏扶貧、中藥材種植,讓昔日亂河道變為沿岸百姓的“取款機”。
雁門關腳下滹沱河支流基本是季節性河流,長期以來挖沙採石、傾倒垃圾,河道千瘡百孔,而且沿岸村莊貧困人口較為集中。忻州市“八道四治四建”專項行動開展後,代縣縣委、縣政府利用PPP模式,成功引進山西瑞沃燃氣有限公司作為河道綜合治理的項目主體單位,對境內滹沱河支流23條河道進行集中治理,配套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兩項目總投資13.35億多元,共疏通河道49.61公里,綠化面積約65萬平方米,實施後治理出的河灘未利用地,可供200兆瓦光伏發電用地,可為7300多戶建檔立卡深度貧困戶、8000人每年增加3000元的穩定收入,另外計劃種植中藥材約1500畝,每年至少可通過吸納勞動力就業300人,預計每人每年增收1萬元。
據了解,目前,河道治理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按照水利設計部門要求,山西瑞沃燃氣有限公司已投資4000多萬元,已治理出光伏發電用地3000余畝,疏浚河道約15公里,圍網25公里,植樹3萬株,種植中藥材近150余畝,砌石方3000立方米。
柳德明告訴記者,公司下一步將引進中國核工業集團、境外阿特斯上市公司、省能投集團、省國新能源集團、昊天公司等企業,共同參與到治理出的河灘地上“光伏小基地”的建設中,帶動全縣沿河貧困戶增收脫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