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49家景區體制機制改革紮實推進
原標題:或“兩權分離”或創新經營機制 149家景區體制機制改革紮實推進
山西日報訊(記者 梁曉麗 岳晉峰)山西正行進在全面推進改革的快車道上。作為山西省改革的重頭戲,旅遊體制機制改革覆蓋山西省,自年初起到目前,149家景區景點基本完成“兩權分離”或創新經營機制。這一率先在全國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為山西省旅遊業自身的轉型升級提供動力,也為整個經濟結構調整注入活力。
作為産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之一,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在“創新驅動、轉型升級”中謀篇佈局,明確提出文化旅遊産業要成為轉型的新引擎新支柱,加快把文化旅遊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産業。近幾年來,儘管山西省旅遊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以門票經濟為主的旅遊業狀況尚未根本性改變,旅遊産品有效供給不足、供給水準不高的問題,已無法適應日趨多元的消費需求。“改制之前,作為文物單位,即使簡單的管道鋪設,等審批手續下來,可能已錯過了旺季。”榆次老城總經理王向東説。一句話背後,折射出旅遊業開放度差,以及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管理交叉等因素造成的資源閒置、要素錯配。
旅遊改革與其他改革一樣,已經進入深水區。今年,山西省從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題,不斷為企業創造發展好環境,讓市場主體強身健體。立足旅遊業“治本”,找準掣肘協調發展的弊端、全面發展的短板,糾正認識偏差,旗幟鮮明地倡導産業發展新理念。與此同時,出臺了《關於推進旅遊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意見》,根據景區景點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確定了6種改革模式,149家景區景點成為首批改革試點。11個市簽訂了改革創新目標責任書。
山西省旅發委多次協調解決管理權限界定、各類資産劃分等關鍵性問題,組建63人專家組提升專業指導。按照啃下“硬骨頭”、拿下“大塊頭”的目標,選定了20家改革重點景區加以推進。7月,山西省旅發委聯合山西省金融辦、山西省財政廳等單位在山西省股權交易中心開設了“文化旅遊板”,首批13家文化旅遊企業成功掛牌。
隨著改革的推進,各市縣及景區改進方式、創新手段,激發基層內生動力,變“要我改”為“我要改”,不僅盤活了資源,還採取控股、參股、持股等股權多元化手段搭建融資平臺。目前,山西省政府與海航集團,山西省旅發委與浙旅集團、銀泰集團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山西省分行、交通銀行等8家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吸引了華僑城、烏鎮集團、中景信集團等旅遊知名公司與景區景點開展合作。
至此,山西省旅遊業進一步優化了要素配置,為實現從門票經濟走向産業經濟打下堅實基礎,也更加契合了旅遊消費升級的需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