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制 正文

整治交通違法有“妙招”

發佈時間:2017-08-14 14:08:57 | 來源:太原日報 | 編輯:薛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整治交通違法有“妙招” 全省交警來“取經”

  從去年年底開始,太原市啟動“史上最嚴交通違法整治”工作,經過8個多月的努力,目前太原市道路通行效率明顯提升,交通事故指數明顯下降,重點交通違法整治成效突顯,各類交通頑疾得到有效解決。

  8月9日,山西省公安交警“‘迎接十九大全警保平安’交通安全管理專項行動暨重點工作推進會”在太原市舉行,山西省各地交警代表齊聚太原“取經”,實地觀摩學習太原市交通秩序管理工作經驗。路口非機動車和行人怎麼管理更有序?小街小巷怎樣提高通行能力?如何治理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問題?面對前來參觀學習的兄弟單位,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亮出了“家底”。路口管理:推廣“五勤一到位”原則

  一波人“湊夠”就走,在路口最為常見,這些人不看信號燈,不走斑馬線,極易帶來路口交通秩序的混亂。

  在迎澤大街新建路口,記者看到了太原交警工作中的不少“絕活”。

  首先是路口教育點“五部曲”:“查糾宣傳、觀看片子、學習法規、組織測試、執勤體驗”。具體步驟:查糾→→教育點信息核實登記(5分鐘)→→觀看警示宣傳片(20分鐘)→→學習法律法規(20分鐘)→→測試(15分鐘)→→路口執勤體驗(30分鐘)→→放行。

  別看方法簡單,截至目前,太原市各路口教育點已經教育勸導不守規矩的非機動車和行人54081人次。

  其次,推廣“五勤一到位”原則,即:眼勤、嘴勤、腿勤、手勤、腦勤,站位恰當。

  這個工作原則對交警要求非常高,要想做到可不容易,民警可能要在一個路口之間,跑動幾萬步。“眼勤”,要注意觀察,視野始終覆蓋路口的全範圍,將各種情況盡收眼底;“嘴勤”,將看到的各種交通違法行為,用語言進行糾正,語音要清晰,用語要簡短明瞭,哨聲要清脆、響亮、長短聲恰當;“腿勤”,在自己的管理責任區內要適時變換執勤位置,全面掌握交通實情,對出現的道路堵塞、交通事故等警情,要及時採取措施處置;“手勤”,交通疏導手勢、糾違動作,要積極、規範、準確、乾淨、利落、及時、靈活;“腦勤”,勤於思考、善於應變,在糾違中要嚴格遵守執法依據、執法程式、執法原則,特別是對態度惡劣、拒不接受管理、處罰的交通違法者,要有原則、講策略,冷靜、平和地進行處理;“站位恰當”,執勤站位點要便於觀察、有利疏導、管控面大、無礙車流、確保安全。

  在對待不同的交通參與者和違法者,民警也不搞“一刀切”,而是倡導“五字”工作法,即管、勸、糾、宣、處。

  所謂“管”,是要強化對通過路口的行人和非機動車的管理。“勸”,是對於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執勤民警與交通協管員要及時勸阻,規範其交通行為。“糾”,對不服從執勤民警和交通協管員管理的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人,民警應及時糾正其違法行為。“宣”,在糾正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時,執勤民警應有目的地開展交通法律法規宣傳,提高交通違法行為人和圍觀群眾的遵法意識。而最後的“處”,則是對屢教不改或不聽勸阻依舊我行我素的交通違法行人或騎車人,執勤民警要堅決予以處罰。居民片區:釋放停車資源

  9日上午,記者隨同交警來到桃園二巷。這裡居民小區集中,而且都是沒有物業和停車位的老舊小區。過去,居民車輛和附近辦公車輛混雜在一起,交通狀況堪憂。如今,這裡卻有了極大的變化。

  針對老舊居民片區,太原交警首先採取的措施是優化交通組織,提高通行能力。桃園二巷、四巷及周邊小巷設置單行,使之形成單向通行、互通循環的良性交通組織模式,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將桃園四巷(新建路至桃園北路)由原來的雙向通行設置為西向東單向通行,將杏林四條、水西關北一條由原來的雙向通行設置為北向南單向通行,將水西關南一巷、南二巷單行互換,將新西巷更改為由東向西單行,不僅形成了周邊道路交通的良性微循環,同時緩解了迎澤大街省人大調頭處的交通壓力。

  同時,釋放停車資源,緩解供需矛盾。實施單向通行良性循環的交通組織形式之後,利用空余的道路空間,在單行片區道路施劃停車位,滿足周邊小區居民停車的硬性需求。根據實際情況,交警部門在桃園二巷施劃69個停車位、桃園四巷施劃119個停車位、桃園一巷南二條施劃54個停車位、桃園一巷南三條施劃21個停車位、水西關北一巷施劃32個停車位,共新增295個停車位,有效地緩解了小區居民的停車難問題,規範了周邊道路的停車秩序。在桃園三巷便道增設阻車柱,還便道于步行出行的市民,有效地解決了汽車與行人爭道的狀況,形成各行其道的有序交通。

  醫院片區:優化交通條件

  醫院附近的交通,一直是讓大家所詬病的。停車難、行車堵,不僅讓病人及家屬出行困難,也對周邊交通造成了影響。針對這一情況,太原交警以山醫大二院為試點,進行了多種管理嘗試。

  首先,優化出入醫院交通。山醫大二院西門(五一路)允許車輛進,禁止車輛出(救護車輛和應急車輛除外),而東門(教場巷)允許車輛出,禁止車輛進;南門(精營東二條)待拓寬改造後,清理通道,強化交通秩序管理,實行車輛可進可出。

  為方便患者就診,交警部門積極拓寬周邊停車資源,協調院方將內部停車資源(包括宿舍區)全部開放,組織內部安保力量加強內部停車秩序管理。轄區杏花嶺交警大隊則負責協調周邊單位的管理部門,將其內部地下停車場向醫院內部有償共享,並向患者開放使用。

  同步優化周邊交通組織。在新民北街(五一路至教場巷段)、五一路山醫大二院門前路段,施劃“禁止停車標線”。在教場巷(軍區大院至新民北街)設置中心隔離護欄,取消新民北街省兒童醫院門前以東,北側停車泊位。協調醫院在進入大門的點位,設置“停車位信息”誘導交通標誌牌,並著手建立適時可變“停車位信息”誘導電子交通標誌牌。同時,在醫院周邊道路,規劃設置交通監控設備,開展交通違法抓拍管理。

  快速路管理:快速通行優先

  讓快速路快起來,是盤活整個城市交通的重點之一。在快速路管理中,太原交警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以“責任區勤務管理模式”為依託,堅持“以巡為主,定點為輔,責任到人,快速反應,高效管理、秩序一流”,以及“快速通行優先,地面配合高架”的原則,強化交通執法管理、提升交通管理整體效能,提高民警“出現率、管事率、快處率”,深化交通管理現代勤務管理建設。

  靜態服務動態原則。對全段及周邊重要道路的佔道停車一律堅決取締,確保靜態交通為動態交通服務。

  上下聯動協作原則。快速路管轄各中隊與周邊道路管轄中隊要加強協作,聯動做好快速路快速系統的交通組織疏導工作。

  底層服從高架原則。快速路底層道路交通管理必須服從高架路段的交通管理,以確保快速路充分發揮作為城市快速路的承載功能。

  人機互動管控原則。充分依託智慧交通管理系統等科技手段,實現各種信息、視頻網絡、監控技術設備等功能,與路面執法管理互為補充。

  禮讓斑馬線:查處規範並舉

  在機動車禮讓斑馬線的整治中,太原交警在行動伊始,就著重強化宣傳報道,主動發聲,廣泛宣傳,科學引導,營造全社會關注、全社會參與、全社會監督的良好氛圍。

  要求機動車禮讓,行人的行為首先應該規範。交警部門加強行人通行管理,對行人闖紅燈違法行為開展勸導和集中查處,為開展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打下堅實基礎,避免矛盾激化。在此基礎上,交警部門強化違法查處,下發關於規範處理“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交通違法的指導意見,指導各交警大隊啟用非現場和現場糾處;堅持“空中+地面”“現場+非現場”多種管理手段並重的原則,以40個路口、9縱9橫為重點區域,啟用2套自動設備,各分指揮室也利用現有設備進行人工抓拍,同時部署優勢警力組成執法小分隊,在重點路口開展現場執法。截至目前,已處罰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3045起。

  此外,從公交車、計程車、公務車等車輛入手,組織帶頭開展禮讓斑馬線承諾活動,逐步示範引領全市文明禮讓氛圍形成。(作者:楊沫)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