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國資委“刀刃向內”精簡權力
原標題:省國資委“刀刃向內”精簡權力
山西晚報8月13日訊(記者胡麗娜)記者昨日從山西省國資委獲悉,山西省國企改革再緊“發條”,山西省國資委擬定取消下放30項監管和審批權,內容涉及企業重大事項報批、企業財務預算決算、企業年金等多個方面,力圖“刀刃向內”深化國資委自身改革,“鬆綁”山西省屬企業,加速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步伐。
此次取消下放的30項權力包括17項監管事項和13項審批(審核)事項。精簡之後,山西省國資委監管事項保留42項,責任事項39項,審批(審核)事項33項。
毋庸置疑,這是山西省打響國企國資改革攻堅戰之後,山西省國資委又一次精簡監管審批權力。此次放權,精簡項目多、範圍寬、力度大,有望改變山西過去國資監管“理念滯後、方法陳舊、監管範圍過寬、內容過細”的問題。
早在今年2月9日,山西省國資監管工作會議提出,山西將以管資本為主出臺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這意味著,凡清單內未列入的事項原則上都由企業自主決策。
精簡權力的意義遠不止于“舍得動自己的奶酪”。根據新出臺的山西國企國資改革文件體系,山西省國資委將從企業微觀層面跳出來,集中精力從國資層面設計、主導、佈局方向。這些清單“瘦身”,除了直接取消和下放外,還有一大部分權限,授權給新成立的山西省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該公司成立伊始,就肩負起以前由山西省國資委承擔的山西省屬企業出資人使命,以“市場之手”調配山西省屬國有資本的進退留轉。
簡政放權不能一放了之。一方面,山西省國資委將建成“國企之家”,以企業為中心,為企業服務,自我加壓,服務企業事項限期督辦;另一方面,運用科技手段提高監管效率,設置監管閉環,對幹部實行契約化管理。該管的堅決管好、管到位,不該管的不戀權、清理到位,放手企業自主經營。
對此,山西省國資委主任郭保民表示:“放管服,不能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要真正解放思想,革新觀念,進一步強化科學監管。根據改革發展,還要逐步分批下放權力,最大限度釋放山西省屬企業活力。要還權于市場,還權于企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