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2019年底3350個深度貧困村全部住新居

發佈時間:2017-08-15 16:26:48 | 來源:黃河新聞網 | 編輯:薛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山西:2019年底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全部入住新居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 賀亞奇)日前,山西下發文件要求,山西省呂梁山、太行山兩大片區的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將分三個批次實施易地搬遷,2019年底前全部入住新居,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實現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山西深度貧困地區主要集中在呂梁山、太行山兩大片區,包括天鎮、廣靈、偏關、靜樂、寧武、臨縣、興縣、石樓、大寧、永和等10個深度貧困縣。目前尚有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發展滯後、基礎設施薄弱、社會文明程度低,需要通過整體搬遷才能擺脫貧困。

  對此,山西要求規劃先行,統籌解決好人、錢、地、房、樹、村、穩等7個問題,精準確定搬遷對象,多渠道籌措搬遷資金,科學確定安置點,合理確定拆遷補償,加強生態建設,建立新的管理體系,做好搬遷人口後續産業就業,確保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10個深度貧困縣將實行一村多策、因戶制宜、多樣化確定搬遷安置方式。符合條件的搬遷貧困戶可採取直系親屬合戶安置等方式,避免購房大額負債。同時,允許搬遷農戶採取貨幣化方式實行分散安置,自主選擇搬遷後的生産生活環境。

  山西要求,要高度重視老年人搬遷安置。各地要把老年人搬遷安置作為整村搬遷工作的重中之重,採取建設集中養老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等方式實現集中養老全覆蓋。適應多樣化要求,鼓勵老年人投親靠友、分散搬遷,對少數不願遠離的農戶,做好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採取就近搬遷、鄰村安置等方式,下決心“挪窮窩、刨窮根”。通過優先實施退耕還林、優先發展經濟林、優先落實光伏扶貧等多種途徑,確保老年人搬遷後收入來源有保障,並且不低於原先的經營性收入,徹底解除老年人搬遷的後顧之憂,確保整村搬遷到位。

  搬遷安置住房的規劃設計要結合地域文化傳統和農民生産生活習慣,不搞千篇一律的“排排座”。除縣城周邊集中安置點外,原則上不建設樓房。要深入細緻地做好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的動遷工作,逐戶簽訂舊房拆除協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訂舊房拆除協議並按期完成拆除的,按照人均1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對簽訂復墾協議並自行完成舊宅基地復墾的,人均再獎勵5000元。

  山西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作為一項緊迫的政治任務,要壓實縣級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和縣委書記、縣長的第一責任。各地要把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列為脫貧攻堅督查、巡查工作重點,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考核的基礎上,實施更加嚴格的督查考核,將其納入縣級黨委、政府年度考核範圍,並作為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的重要內容,採取每週通報、每月調度、每季督查、年度考核等方式,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問題,強力推進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工作進度,確保按時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