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集團爭當能源革命“尖兵”的實踐
原標題:轉型升級天地闊——同煤集團爭當能源革命“尖兵”的實踐
當前,山西省國有煤炭企業正處於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和轉型發展的關鍵期,各種新矛盾、新問題、新挑戰層出不窮,利益關係的調整、思想觀念的衝擊、社會輿論的質疑相互交織,給煤炭企業改革發展穩定帶來了嚴峻考驗。
作為職工人數多、社會包袱重的典型老國企,同煤集團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克服重重困難,排除一切干擾,在轉型發展、深化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持續發力,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和成效,為山西省屬煤炭企業的改革發展進行了積極探索。
今年上半年,同煤集團煤炭先進産能佔比從27.6%提升至51.3%;發電量完成162億千瓦時,同比增幅為14.1%;利潤完成5109萬元,同比增幅為902%;上繳稅費完成45.1億元,同比增幅為72.1%。
數字的背後,是同煤集團以習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按照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在大同調研時的具體要求,“抓住機遇,用非常之力、恒久之功推動轉型發展,爭做能源革命‘尖兵’”的生動實踐。提質升級,爭做轉型發展的排頭兵“只有安全集約、高産高效,才能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産業優勢,進而轉變為發展強勢。”8月12日,同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有喜接受記者採訪時,再次談到煤炭産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性。
按照煤炭産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思路,同煤集團摒棄煤炭産業粗放型發展模式,一手做“減法”,一手做“加法”,走産業集中度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安全保障高的現代化之路,實現煤炭産業轉型升級。
一手做“減法”淘汰落後産能。今年,同煤集團在2016年關閉3座礦井,退出375萬噸落後産能的基礎上,再關閉3座礦井,退出落後産能370噸。一手做“加法”提升先進産能。充分利用産能置換政策,加快馬道頭、北辛窯、梵王寺、潘家窯4座千萬噸級新建礦井的項目核準、環評和採礦證等手續辦理。到“十三五”末,同煤集團將打造11座千萬噸級安全高效礦井,使先進産能礦井産量佔到集團總産量的67%。通過“一加一減”,同煤集團煤炭板塊將瘦身健體,形成強大的發展優勢。
堅持走煤電一體化戰略,轉變發展方式、延伸産業鏈條,實現煤炭綠色、清潔、高效利用已成為同煤集團轉型發展的主旋律。
同煤集團按照“清潔低碳型”發展方向的要求,建設高參數、大容量、超低排放的坑口電廠,走深度融合的發展道路。
“目前,我們的電力裝機容量已經達到1675.3萬千瓦,是山西省第一大電力企業。下一步還將通過關小上大,從根本上提高燃煤效率和清潔化利用水準。‘十三五’末,同煤6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裝機佔比將由目前的46.3%提升到65%。”同煤集團電力産業部部長師李軍用一組數據具體描述了同煤集團的煤電一體化發展狀況。
新能源産業壯大才能促進能源結構變革。同煤集團通過發展風電和光伏改變電力産業結構。從2012年的5萬千瓦風電項目起家,到現在運行和在建新能源裝機128.3萬千瓦,短短不到5年,同煤新能源裝機容量翻了近26倍。
今年,同煤集團還與大同市政府、漢能控股共同投資63億元建設大同移動能源産業園,實現光伏發電由一代的晶體硅技術向二代薄膜技術的變革。到“十三五”末,大同移動能源産業園三期項目全部建成投産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3.8億元。蹄疾步穩,爭做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從7月7日起,擁有10萬戶住戶的同煤集團恒安新區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以及市容、環衛、綠化等職能正式移交給了大同市政府。成為山西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1+N”政策文件出臺以來,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的“第一單”。
當前的國企國資已進入“深水區”,面對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作為我省深化國企改革的試點,同煤集團正在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各項改革部署,按照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1+N”政策文件要求,和《同煤集團深化改革發展做強做優總體方案》制定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清單,攻堅啃硬,穩步推進,爭做深化改革的先行者。
據了解,恒安新區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剝離後,同煤集團每年可減少恒安新區運行補貼費用0.96億元。2018年年底,同煤集團剝離全部企業辦社會職能後,將每年節省辦社會、辦後勤凈支出40億元,實現減負前行,輕裝上陣。
在國企國資改革過程中,同煤集團還將同質化和關聯性強的機構、産業、資産專業化重組,改制運營了機電裝備製造、煤炭洗選、煤炭運銷、地面建築施工、專業化掘進、勞務派遣、綜採搬家、文化物業等10個專業化公司。目前,正著手把集團內部5家醫院優質資産打包,引入信達公司、漢石投資進行重組,盤活現有資産,對接資本市場。同時,積極發揮上市公司作用,把優質的電廠和煤礦資源裝入漳澤電力和大同煤業兩個上市公司平臺,加速推動國有資源資産化、資本化、證券化。
“隨著改革舉措的分步實施,穩步推進,我們將有效破除體制機制積弊,破解企業發展困局,使企業更具活力,更具競爭力。”同煤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郭金剛對企業改革發展自信滿滿。攻堅克難,爭做科技創新的主攻手在同忻煤礦地面調度指揮中心的智慧化總控臺前,操作人員輕輕摁下總控台啟動按鈕,地層深處智慧化工作面的採煤機就可穩步前行,自如流暢地割煤、推溜、移架、放煤。不僅如此,該智慧化工作面的研發投運還成功解決了國際上綜放工作面自動化放煤的難題。
能源革命,科技先行,科技創新是能源革命的核心與支撐。近年來,同煤集團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強力攻克制約企業發展的科技“瓶頸”,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創新重大成果,科技攻關能力和科技轉化能力大幅提升。
“特厚煤層大採高綜放開採關鍵技術”榮獲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成功解決了14米-20米特厚煤層開採的世界性難題,實現了特厚煤層開採技術與裝備的重大突破,標誌著同煤集團煤炭開採技術邁入了世界高端。
“特厚煤層沿空掘巷千萬噸綜放面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大同雙係特厚煤層強礦壓發生機理及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千萬噸級礦井生産系統保障集成技術研究與應用”3個項目同獲2016年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創歷史最好水準。
同煤集團大力推廣應用小(無)煤柱開採技術,使綜放工作面煤柱由38米縮小到6米-8米,不僅解決了巷道強礦壓衝擊、採空區漏風引發煤炭自燃等技術難題,而且還提高礦井回採率15%-20%,對企業精采細採、提升效益産生了重大影響。
此外,同煤集團還建成華北地區最大環保産品製造基地,承攬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産品輻射5省,填補了山西脫硝催化劑製造、處理、再生、服務領域的空白。今年預計實現産值5億元,利潤6500萬元。
山西是能源革命的主陣地,同煤是能源革命的主力軍。在新一輪能源革命蓬勃興起,能源發展“高效化、清潔化、低碳化和智慧化”特徵越來越凸顯的今天,經過煤炭市場跌宕洗禮的同煤集團,正以更加昂揚的改革創新姿態,更加堅定的轉型升級步伐,挺立轉型發展“潮頭”,爭當能源革命“尖兵”,為煤炭産業發展探索經驗,為實現山西振興崛起貢獻力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