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打造全國公共文化建設典範
山西日報訊(記者 李楠)進入襄垣,從遍及城鄉的文化藝術墻,到鄉村數字圖書館的全覆蓋;從圖書館裏的座無虛席,到偏僻鄉村的免費戲曲舞臺,處處展示著一個“千年古縣”的文化魅力。襄垣縣在公共文化示範區建設中,形成了較為成功的典型經驗和做法。
在推進公共文化示範區建設中,襄垣縣緊緊圍繞“城鄉統籌、全民共享”的要求,以創建“山西省文化強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契機,持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標準化、均等化建設。以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標準化為要求,襄垣縣在縣城建設了宣傳文化中心、東湖書法廣場、體育館、游泳館等文化體育工程,縣城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到100多萬平方米,11個鄉鎮全部建成了綜合文化站,設施、服務實現了全覆蓋,農村體育健身場所設施實現全覆蓋,農村數字用戶覆蓋率達95%以上,縣文化館被評為2014年度“全國優秀文化館”,縣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二級圖書館。
圍繞公共文化管理運行規範化,襄垣縣落實了“兩館一站”免費開放政策,明確了每月“兩館一站”為群眾開展培訓、演出等活動的次數。同時,健全文化工作考評機制,對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隊伍建設、活動開展、群眾滿意度等進行全面指標量化考核。襄垣縣不斷創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水準,實現了文化服務多樣化、常態化。文化館常年開展各類文藝演出、藝術培訓活動,文化站以滿足文體活動、學習培訓、民俗特色文化展示、信息查詢等多種功能為切入點,因地制宜開展各類文化培訓活動。目前,全縣基本形成了結構合理、發展平衡、網絡健全、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