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運城 正文

永濟:漫長鄉村暑假裏 二胡聲聲暖童心

發佈時間:2017-08-21 17:32:42 | 來源:黃河新聞網 | 編輯:薛陽 | 責編:石麗敏

  黃河新聞網運城頻道訊 “弘揚國樂,珠落玉盤;普及二胡,弦弦傳情。”2017年8月19日,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城東街道辦事處平壕村一座農家小院,素有鄉村“樂器匠人”的老年農民李安民,在輔導孩子們悠然自得地學拉二胡,很是動聽!

  據介紹,二胡始於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我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那時叫“奚琴”。宋朝學者陳蜴在《樂書》中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詩句,説明胡琴在唐代已開始流傳,而且是中西方拉弦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還有,二胡,過去主要流行于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又稱為南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現,音色接近人聲,情感表現力極高,廣為大眾接受。上世紀1920年代,二胡始作為獨奏樂器出現在舞臺上。在這之前,二胡多用於民間絲竹音樂演奏或民歌、戲曲的伴奏。

  李安民,只是一位老年農民,或説生活在鄉村的“樂器匠人”,不是專職音樂老師,但會拉二胡……從去年暑假至今,他立足自家花草飄香、有著林蔭的小小農家院,甘願做“本村和周邊的城東街道辦事處侯孟村、郭李村和虞鄉鎮南梯村不少留守在家,年年歲歲跟著爺爺奶奶度日”的鄉村孩子,在音樂之路上的啟蒙老師。

  是啊!二胡,乃中國傳統民樂,擁有超強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在炎炎夏日裏,利用暑期的那段時間,李安民開辦二胡培訓班,教一個個小學員拉二胡。不僅其演奏技巧,講究心手合一,會教導小朋友表現耐心與追求正確的態度,而且那些“日復一日,不厭其煩”的十指練習、音節練習、連弓練習等一系列課程,還讓他的晚年生活變得更加精彩。(薛啟濤)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