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正文

嵐縣 小土豆做成大産業

發佈時間:2017-08-21 16:21:05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薛陽 | 責編:石麗敏

  嵐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人口18萬,其中農業人口15.4萬,截至2016年年底,嵐縣有貧困村90個、貧困戶11040戶、貧困人口31776人,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689元。嵐縣近年來突出“五有”興産業、精準落點促脫貧,制定出臺了《嵐縣“十三五”扶貧規劃》《特色産業精準扶貧規劃》《馬鈴薯産業發展規劃》等,提高了産業扶貧的前瞻性、科學性和精準性,馬鈴薯産業成了嵐縣農民增收脫貧的主導産業和支柱産業。

  近年來,嵐縣按照“種薯繁育擴量、基地建設提質、品牌創建知名、市場行銷創新、經濟鏈條延伸、産業發展融合”的發展思路,以打造“山西馬鈴薯第一縣”“全國馬鈴薯主糧化開發第一縣”為目標,大力發展馬鈴薯“一縣一業”特色扶貧主導産業,初步形成了“土豆種-土豆花-土豆-土豆宴”全産業鏈發展模式,走出了馬鈴薯産業發展與脫貧攻堅協同推進的新路子。扶持康農薯業有限公司建成山西省一流、呂梁最大的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嵐縣“土豆花開了”旅遊文化月活動,將馬鈴薯産業與生態旅遊、特色餐飲、紅色遺跡、非遺項目等縣域旅遊要素深度融合;按照“四有五統一”模式,實現了馬鈴薯標準化種植全覆蓋,創建了1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馬鈴薯)標準化生産基地,完成了20畝無公害産地、30萬噸無公害産品、3萬噸綠色産品和“嵐縣馬鈴薯”地理標誌認證。成功註冊了“嵐縣土豆”“綠禾”馬鈴薯等商標;立足産業優勢,利用“基地+農戶”“儲藏窖+貧困戶”“保險+種植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農家樂+貧困戶”等模式,破解深度貧困問題。

  2016年嵐縣馬鈴薯種植面積30萬畝,覆蓋嵐縣所有鄉鎮和95%以上的貧困人口,年總産值6億元,提供農民人均純收入1968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2%,有4996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426元,實現穩定脫貧。2017年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33.4萬畝,種植農戶31415戶,其中貧困戶6624戶,預計提供農民人均純收入2330元,帶動8000余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