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商事制度改革打組合拳
原標題:山西商事制度改革打組合拳 一改革兩辦法下月實施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 周昱麗)8月29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山西省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董岩介紹了山西省“多證合一”改革及《山西省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辦法》《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西)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情況,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亦兵回答記者提問。
山西省政府常務會議于近日研究通過了《關於加快推進“多證合─”改革的實施意見》,確定山西省將於9月1日起啟動“多證合一”改革。
本次山西省將在原來已整合的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保登記證、統計登記證的基礎上,再整合公安部門的保安服務公司設立分公司備案;住建部門的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房地産經紀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備案;交通部門的道路客運經營者設立分公司報備、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設立分公司報備、從事貨運代理(代辦)等貨運相關服務的經營者備案;商務部門的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文化部門的藝術品經營單位備案;旅遊部門的旅行社分社備案、旅行社服務網點備案;出入境檢疫部門的原産地證申報企業備案、出入境檢驗檢疫報檢企業備案等12個涉企證照事項,實現“十七證合一”。
《山西省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辦法》已經山西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將於9月1日起在山西省同步實施。
該辦法共13條,在內容上的主要有四大亮點:一是實行住所申報制。申請人在申報住所登記時,只需要填寫申報承諾表,不用再提供各類住所證明材料。二是對“住改商”作出了明確規定。對從事計算機系統服務、數據處理、軟體和信息服務、網絡技術文化創意、諮詢策劃、動漫遊戲開發、電子商務、翻譯服務,工業設計以及股權投資等無污染、不擾民、無安全隱患的企業,可以依法將住宅作為市場主體住所進行申報承諾登記。三是實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同一地址可登記為多個市場主體的住所(經營場所)依法設立的集中辦公區、市場主體孵化器等具備商務秘書服務功能的機構,可以為多個市場主體提供經營場所;對無需前置審批的市場主體(個體工商戶除外)住所和經營場所在同一縣(市、區)區域範圍內的,可申請在營業執照上載入經營場所地址,免予辦理分支機構登記。四是要求各市、縣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的實際情況和本地區管理的實際需要,設立禁設區域,加強了事中事後監管,確保改革的順利推進。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西)管理暫行辦法》已于近日印發,該辦法共五章27條。
其在主體功能上最大的亮點是利用“一張網”,將各級政府部門涉企信息和企業公示信息記于企業名下,能夠有效解決企業信息的分散化、區域化、碎片化問題,形成企業的全景多維畫像,實現網上“寬進”與“嚴管”的無縫連結;運用大數據加強市場監管,有利於綜合執法聯合懲戒機制的建立健全,推動由部門“單打獨鬥”向協同監管、智慧監管、綜合監管、信用監管方式轉變,切實提高事中事後監管效能。
截至2017年7月31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西)共歸集公示了全省332萬戶市場主體(含吊銷、登出戶)的行政許可信息40.8萬條,行政處罰信息5.6萬條,抽查檢查信息3.4萬條,司法協助信息7403條,歸集信息部門涉及48個業務條線、2137個省市縣政府部門。在社會服務方面,今年1-7月份,公示系統訪問量超過了2060萬次,日最高訪問量達19萬次;在政府部門協同監管方面,有關部門通過“雙告知”認領了21萬戶市場主體,工商部門公示異常名錄信息220余萬條,聯合懲戒攔截失信被執行人達1300余次,完成“雙隨機”抽查240余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