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三晉 正文

展廳內的故土情家鄉味

發佈時間:2017-08-29 11:00:00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薛陽 | 責編:石麗敏

  8月28日上午10時,首屆山西藝術節運城展廳內,一群老人在每件展品前駐足凝望,眼神專注,飽含深情。他們都是在省城工作了一輩子的運城人。

  “昨天我們就來了,人太多,沒能仔細看,今天專程再過來的。”滿頭銀發的81歲老人張新生告訴記者,他是稷山人,幾十年沒有看到過的高蹺走獸表演,沒想到在藝術節上看到了實物展出,讓他興奮不已,“這些憨態可掬的獨角獸、麒麟等稷山走獸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一定要保護起來,繼續延續下去。”

  旁邊站著的李順昌老人忍不住了,“我們絳州鼓樂更要好好傳承,傳説李世民在唐王堡屯兵,就用絳州鼓樂作為軍中鼓樂。我只要聽到絳州鼓樂,就渾身都是勁。”18歲就離開新絳的李順昌説,這幾天,天天能看到絳州鼓樂表演,像《秦王點兵》《牛斗虎》《老鼠娶親》等這些經典曲目,真是過足癮了。

  展廳內,老人們一邊走一邊看,從人類始祖的“足印”世紀曙猿,一望無際的浩渺鹽湖,到關公文化巡遊各地的圖片,讓老人們重溫故鄉的文化盛宴;當看到戲劇“梅花獎”獲獎演員全省第一,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全省第一,農家書屋數量山西省第一,這些“第一”的光環,讓老人們感受到了故鄉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的態勢;當看到從製版印刷、文化創意、演藝娛樂、工藝美術、文化旅遊五個方面,建設的文化大基地、大産業、大園區、大景區、大項目等情況,老人們不禁感嘆運城文化産業轉型升級的強勁勢頭;當看到堯王訪賢、舜耕歷山、禹鑿龍門等根祖文化,后稷教民稼穡、嫘祖養蠶繅絲等農耕文化,“善無大小、善無止境、善不圖報”的李家慈善文化……一張張亮麗奪目的“文化名片”,讓老人們為家鄉自豪,為家鄉人叫好。

  參觀完展覽,老人們聚在展廳門口“厚道運城”的標識下一起留影,要將這故鄉情、家鄉味一起拍下,珍藏在記憶中。(山西日報記者 王荔)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