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市委組織部“三基建設”的實踐
原標題:以“家文化”提升組工幹部基本能力——晉城市委組織部“三基建設”的實踐
“我從沒想到能坐在部長位置上給大家講課,而且還是在晉城市委黨校的幹部培訓班上。”晉城市委組織部侯夢雅在機關“組工講堂”講課後感受深切。每週一學,在臺上講課的是主角,台下點評的也是主角,每個人都能上臺展現自我,有時連參會記者都能參與進來,氣氛很是熱烈……在晉城市委組織部,每週都可以看到這樣生動活潑的學習場面,這也是他們建設“家文化”提升組工幹部基本能力的一個縮影。
“組織部門是管黨治黨的重要職能部門,組工幹部承擔著為黨和人民選賢任能的重要責任,必須從自身做起、從自身硬起,在修心、修言、修行實踐中增強擔當意識,錘鍊能説、能寫、能幹的過硬本領。”晉城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衛明喜這樣為“家文化”建設靶向定位。
去年8月以來,晉城市委組織部堅持把從嚴治部與人文治部深度融合,積極倡導“一顆初心、一腔熱忱、一雙慧眼、一副鐵肩”的價值追求,從“活”字激發組織部門和組工幹部全新活力,奏響了組工幹部基本能力建設的進行曲。
立家規,讓組工幹部的“軟實力”強起來
家規就是治家規矩,是一個家族和家庭的道德標杆和旗幟,能夠振奮人心、塑造品格。
晉城市委組織部從完善制度著手,探索模組化管理手段,對科室基礎業務工作梳理規範、編制固定模板,促進了工作職責清晰化和運轉高效化。對於已進部工作十多年的辦公室主任張德政來説,他對部風由“粗放”向“精細規整”的轉變深有感受,“以前常覺得工作任務千頭萬緒,實施了模組化管理後,很多工作變得順手,不用再在工作怎麼部署、怎麼落實上焦慮了。”
檔案管理體現了工作的嚴謹性、連續性和保密性。部領導親自抓,對部務會、黨支部、科室業務工作資料進行了全面規範,出臺了制度,及時整理歸檔重要資料,及時採集更新基礎數據,為組織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了基礎保障。在“組工講堂”上,幹部綜合科楊智帆還專門圍繞檔案工作上了一課,有人感慨,“以前以為檔案工作神秘也很枯燥無趣,沒想到原來可以這麼高大上!”
走進晉城市委組織部的辦公區,“三個之家”指示牌和“家訓家風”文化墻很賺人眼球,這是他們合全部之力建起的“家文化”長廊。墻上每一條警句格言,都是組工幹部根據工作摘錄編創的,“自己寫的話,自己每天又看著、讀著,心裏那根規矩之弦、作風之弦就能一直緊繃著。”晉城市委組織部研究室的竇佳佳這樣説。
濃家味,讓組工幹部的“團結力”強起來
去年“十一”長假,正在享受假期的張濤出乎意料地在“晉城組工之家”微信群收到了衛明喜部長和多位同事發來的生日祝福。“勢頭猛,火力大,範圍廣,我的小心臟滿滿都是感動,感謝每一位‘家人’。”張濤説,這個激動而溫馨的生日讓他難忘。
從張濤以後,部裏其他同志陸續在生日當天收到了部長送出的祝福。大家都知道,部長已經把每個人的生日都記在了心裏。尹文德副部長感慨,“真是一件小事,滿屋溫馨!”
晉城市委組織部突出“以人為本”,注重激勵關懷,結合組工幹部意願,開列了一份“家”計劃清單,將溫情元素注入組織工作,把“家文化”的“和、善、美”沁入每名組工幹部的言行。去年以來,部領導與全體幹部進行了兩輪談心談話,逢年過節或組工幹部生日都會送出一份親情祝福。
“組織工作任務重,經常加班加點,部裏會利用週末組織大家健步走,給我們提供了鍛鍊身體、放鬆身心的難得機會。”晉城市委組織部市直幹部科魏鑫這樣説。到目前,他們已經組織了11次集體健步走活動,走遍了晉城城區的大小公園。另外,他們還定期組織文體比賽、爬山郊遊、戶外拓展等活動,讓組織更像家,讓家更有愛,讓每一個組工幹部都幸福地置身於“熱情開放、和諧包容”的濃厚氛圍,提振了職業自信和幹事熱情。
育家風,讓組工幹部的“創造力”強起來
晉城市委組織部以“心想之、口言之、身行之”的思路推進家風建設,在提升組工幹部基本能力建設上想善法、用實功、見真效。
“心”是做人做事的起初。優質的幹部培訓,須從幹部成長的真正需求出發,從幹部成長修身立心、知學明理、幹事成夢出發,首要就是要解決好“心想之”的問題。晉城市委組織部機關支部通過學習交流、座談討論的“封閉形式”與遍訪貧困戶、實踐教育的“開放形式”相結合,不斷深化“家文化”式的黨性教育,引導組工幹部從“心”裏牢記組織重托和群眾期盼,從“情”處真摯愛黨、真誠為民。
“能説、能寫”,也是對組工幹部基本能力的一項重要考量。晉城市委組織部把“每週一學”作為涵養家風、鍛鍊“口言之”基本能力的重要載體,雷打不動地堅持下來,機關的同志講完了,就請縣區組織部和市直單位的同志來講,既讓組工幹部開拓了視野,也把這種生動的學習形式傳播了出去。在“説”的基礎上,今年以來又著眼于鍛鍊組工幹部“寫”的能力,開展了科長練筆“每月一寫”活動,要求科長每月撰寫一篇千字文稿,定期集中點評排名,對排名後三位的下個月增加撰寫任務,對連續排名最後一位的,部務會研究是否調換科長,倒逼組工幹部鍛鍊研究問題、謀劃工作、撰文成稿的過硬能力,一點一滴形成“聚沙成塔”的效應。“以前覺得寫就是應付交差,沒想到沉浸其中後還有這麼多門路,而且這種淘汰機制讓每個人都不敢掉以輕心,真是壓力大啊。”一位科長在交文稿作業後説。
在當下“萬物皆媒”的環境下,部領導非常重視新媒體建設,希望在網絡上為全市黨員、幹部和人才搭建起“三個之家”。年輕骨幹扛起開拓網絡宣教新陣地的重任,開設了“太行紅葉”微信公眾號。貼切的選材、清新的語言、接地氣的風格,深受廣大“粉絲”的喜愛。陽城的一位幹部説:“‘小葉子’一次比一次扎心,讓我更期待下一期內容。”公眾號創建短短一個月以來,“粉絲”數已“瘋漲”到3萬,並且在全國組工系統黨員教育微信影響力排名中連續攀升、名列前茅。正所謂:“一個黨員一片葉,漫山紅葉映太行”。
基本能力的培養,非旦夕之功。晉城市委組織部始終關注培養組工幹部全力以赴抓全局工作、集中精力抓關鍵工作、扎紮實實抓基礎工作的“內行+外專”才幹,始終關注培養組工幹部的實踐能力。今年7月至8月,結合晉城市直機關幹部調整,部裏對機關幹部進行了集中性、大面積輪崗交流,現在80後科長佔到了半壁以上。同時還定期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到上級部門跟班學習,到基層鄉鎮挂職鍛鍊,到政府部門交流工作,通過多崗位錘鍊作風、歷練本領。
“組工幹部的基本能力,其實就是讓你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該怎麼幹,該幹到什麼標準,‘家文化’建設的系統熏陶,對組工幹部基本能力建設具有現實推動意義。”晉城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郭竹林説。“能説、能寫、能幹”,每一項能力都是講起來輕鬆,做起來難。“做難事有所得,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沒有氛圍也就沒有幹事的激情。”衛明喜部長説,“我們現在的局面逐漸打開,以後更要在‘家文化’建設上多下繡花工夫,繼續務實創新地抓好組工幹部基本能力建設,以此帶動晉城市所有黨員幹部增強幹事創業的熱情,建設有活力、有溫度的‘三個之家’。”(山西日報記者 鄭璐 山西日報通訊員 上官華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