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正文

交口創新“金融+”扶貧模式

發佈時間:2017-09-11 14:16:18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薛陽 | 責編:石麗敏

  山西日報訊 隨著脫貧攻堅戰略的深入推進,交口縣積極研究探索金融精準扶貧模式,精準識別三類貧困人口,創新推出了“金融+工業企業”的勞務扶貧模式、“金融+龍頭産業”的助推扶貧模式、“金融+訂單農業”的帶動扶貧模式等10種“金融+”扶貧模式,建立起政府主導、金融發力、企業推動、貧困戶參與、保險兜底的精準扶貧新戰術。截至目前,累計發放扶貧貸款5.91億元,帶動貧困戶4624戶,帶動貧困人口12947人實現了增收脫貧,分別佔全縣總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的50.2 %和51.3%。

  “這幾年玉米行情一直不好,收下就發愁賣,現在好了,去年南山公司和我們簽訂了收購協議,每斤高於市場價一毛收購我們的玉米。”7月24日,在交口縣石口鄉南山村,村民李丕平高興地説。他口中的南山公司是交口縣南山百世食安農牧業有限公司,這是一家集生豬養殖、運輸、飼料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大型養殖企業。該公司在交口縣人行的牽線搭橋下,獲得了2000萬元的扶貧貸款,同11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了每公斤高於市場價0.2元的玉米收購合同,實現了企業需求和貧困戶增收的對接。

  交口縣建檔立卡貧困戶9206戶,貧困人口25195人。通過對全縣貧困戶摸底分析,當地的金融機構將所有貧困戶劃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家庭完整且家庭主要成員有完全勞動能力、民事行為能力、無重大債務、無不良記錄;第二類,家庭相對完整,家庭主要成員喪失部分勞動能力、但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無重大債務、無不良記錄;第三類,家庭不完整且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弱病殘。針對前兩類貧困戶,該縣通過“金融+龍頭企業”的助推扶貧模式、“金融+工業”的勞務扶貧模式、“金融+財政扶貧資金”的撬動扶貧模式、“金融+服務站”的普惠金融扶貧模式、“金融+項目+貧困戶”的資産收益扶貧模式、“金融+活體抵押”的發展扶貧模式、“金融+保險”的“五位一體”扶貧模式等金融扶貧模式進行了全覆蓋。對於第三類貧困戶,該縣針對性地創新了“金融+企業+貧困戶”的保障扶貧模式,由天馬冶煉公司擔保,並成立幫扶基金,交口縣農業銀行貸款給該公司合作的幫扶帶頭人,帶頭人與公司每年通過幫扶基金,給每戶幫扶貧困戶3250元的現金收入,幫扶由於年齡、疾病等原因不能利用産業扶貧或資産性收益帶動脫貧的深度貧困戶實現脫貧。

  對於因病致貧這一製造貧困的“頑疾”,交口縣採取“金融+醫療險”的兜底扶貧模式,由政府出資580萬元,為全縣29115名貧困人口向交口人壽公司投保,用於建檔立卡貧困戶慢性病醫藥費用報銷。使4100多名慢性病貧困人口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提高至90%,有效解決了因病致貧難題。(劉少偉)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