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氣”帶給村裏的新變化
今年6月,尖草坪區向陽鎮南下溫村“煤改氣”工程開工,7月底通過驗收,成為全市第一個用上天然氣的村子。從燒柴燃煤到用上清潔能源,改變的不僅僅是生活方式——
走進楊興河畔的南下溫村,聽的最多的就是“變化”二字。而這些“變化”正是源於“煤改氣”的實施。
見到南下溫村黨支部書記李篆保,他説:“你來的正是時候,現在村里正在搞院落環境整治。通了天然氣,煤、柴再也用不著了,你隨便推開哪家院門看看,變化不小!”這話説得底氣十足。
這樣的底氣從哪來,在村裏走走就不難發現。
清新的空氣,整潔的街道,新購置的灑水車正在進行降塵作業,垃圾箱整齊地擺放在街邊,黃色的天然氣管道直通入戶。一位幾個月沒回村的村民連連感嘆:“這變化可真不小!”
李篆保説,往年的這個時候,村裏已經有不少人家開始儲煤了,街上常常能看到煤渣、煤堆。“煤改氣”讓這樣的情形成為“過去式”。他説:“你看看,馬路上乾淨多了。以前村裏經常清理煤堆和柴堆,可一到儲煤季就會出現反復的情況。借‘煤改氣’,村裏徹底清理了‘四堆’,拆了90多臺鍋爐,美麗鄉村建設邁進了一大步。”
不僅要讓大街上乾淨,村裏還要讓家家戶戶門庭靚麗。從8月中旬開始,南下溫村開展院落環境整治。村裏派車派人,挨家挨戶幫助村民清除院子裏的煤堆、柴堆和雜物。
敲開一家農戶的院門,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庭院、滿滿的綠意。在整修一新的廚房,墻上挂著燃氣壁挂爐。女主人李變娥正在煮毛豆,家裏人多,煮了兩大鍋。“天然氣就是好用,兩個灶口同時開,做飯可快哩。”對她而言,家裏用上天然氣解決了生活中太多的麻煩和不便。
“你看院子裏養的花花草草多鮮亮,以前用煤,得篩煤、撿煤、收拾煤渣,滿院灰塵不説,還得惦記著添火,太麻煩了。現在用天然氣做飯、取暖,不光乾淨了,屋裏還‘恒溫’。我家還把騰出來的鍋爐房改成了洗浴間,好得很!”李變娥説,自己少了麻煩是小事,重要的是老人和孩子住得舒坦。
南下溫村村委會主任王堅説,村裏環境的變化得益於“煤改氣”。燒煤、燒柴是村裏最主要的污染源,“煤改氣”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村裏借這個機會,整修了戲臺和小廣場,清潔了街道和院落,還種了不少植物,環境越來越好。
這幾年村裏的變化讓村民殷小玲感觸頗深,她説:“村裏這兩年變化大,越來越乾淨,俺們生活越來越方便。現在用上了燃氣壁挂爐,想冷想熱,動動手指就行。院子裏再也不用堆放煤和柴,地方大了很多,我準備種些花兒。”
“使用天然氣,村民最擔心的就是經濟不經濟。”李篆保説,安裝燃氣壁挂爐,村民出1900元,政府補貼1萬元。燒煤的話,平均來説一家一冬天至少要用5噸,費用差不多要5000多元。使用天然氣每立方米的價格是2.26元,其中政府要補貼1.1元,一個採暖季每戶最高補貼2400元。這樣算下來,對於大部分村民來説,一個冬天每戶3000多元就夠了。
“尖草坪區今年將實現清潔能源全覆蓋,管網鋪裝工作預計于9月底前完成。”市環保局尖草坪分局監察大隊副隊長王生寬説,區裏下大力氣開展大氣環境整治,轄區47個村全面推進“煤改氣”“煤改電”,類似南下溫村這樣的改造,正在大範圍鋪開。截至目前,39個村子的“煤改氣”工程已全面進入入戶管網安裝階段,8個村子“煤改電”,總的施工量已完成70%。粗略估算,今年冬季,清潔能源可替代燃煤近11萬噸,減少各項污染物排放近4700余噸,區域大氣環境將得到有效改善。
離開南下溫村,汽車徑直駛上陽興大道。從高處看過去,家家戶戶屋頂上的煙囪不見了。陽光下,綠樹環繞的村莊沐浴在一片清爽透亮的金黃中……(作者:王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