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絡媒體山西運城特色農産品采風行啟動
黃河新聞網運城頻道訊 2017年9月12日上午,由山西運城市委宣傳部與山西新聞網主辦的“特色農業看運城——全國網絡媒體運城特色農産品采風行”大型媒體採訪活動,在運城市鹽湖區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園啟動。
來自全國各地40余家重點網絡媒體和山西省內主要媒體和的記者、編輯齊聚大美運城,將用三天的時間裏,聚焦運城市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推動特色農業提檔升級的豐碩成果,把運城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幹部群眾立足區位優勢、做強特色産業、實現率先發展的先進經驗推向全省、全國。運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旭光主持啟動儀式。
山西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任靈傑在啟動儀式上致辭,他對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和省內主要媒體的記者、編輯表示歡迎,並向採訪團成員介紹了此次活動的基本情況。
他説,山西運城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傑地靈,農業生産條件得天獨厚,物産豐饒富足,形成了糧、果、菜、畜等主導産業和紅棗、蘆筍、中藥材、煙葉等特色産業,是山西三大現代農業示範區之一。為了深入貫徹山西省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省委書記駱惠寧在運城調研時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宣傳展示運城市在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先進經驗,由運城市委宣傳部與山西新聞網共同主辦了此次大型媒體採訪活動。他希望通過此次采風活動,能夠讓全省、全國更加了解運城市特色農業發展的新典型、新做法。
啟動儀式上,運城市鹽湖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哲向採訪團成員介紹了鹽湖區的具體情況。他説,鹽湖區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是運城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山西省的農業大區。近年來,鹽湖區委、區政府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大任務”,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區域統籌、土地流轉、經營模式、金融創新等方面積極探索,大力發展功能性農業、城市供給型農業。同時,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新業態,加大特色農産品開發力度,推動農業一二三産融合發展,逐步形成主導産業突出、區域佈局合理、産品品質優良、産業效益明顯的新型農業結構。鹽湖區先後被確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全國農村産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
中共山西省運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志峰宣佈活動啟動並講話。他説,山西運城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也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后稷教民稼穡、嫘祖養蠶都發生在運城。但是運城人民沒有停留在祖先創造的輝煌上,而是積極探索現代農業文明的發展,一方面積極調整農業內部産業結構,除了原有的糧棉之外,發展果林業、食用菌業、特色養殖業,形成了糧、棉、果、菜、畜五業齊頭髮展的農業格局,增加了農民收入,解決了農業效益低下問題。同時,運城市把農業與二三産業緊密結合,發展出旅遊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科普農業等新的農業門類,把農業的生産過程、生産場景都變成了旅遊資源。運城的農業發展即是解決農業內部産業結構調整的積極探索,也是探索山西無煤地區、少煤地區以農業為基礎産業轉型升級的一條新路子。
中共山西省運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志峰向採訪團代表、中國新聞網記者屈麗霞授採訪團團旗。參加此次活動的媒體包括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央廣網、中青網、中國網等中央媒體,東北網、西部網、雲南網、大洋網、齊魯網、多彩貴州網、湖北日報網、中國江蘇網、長城網、四川新聞網、大眾網、千龍網、青島新聞網等省級網絡媒體,騰訊、網易、今日頭條等商業網站和省內主要媒體40余家。
在為期三天的採訪中,採訪團記者將深入運城市鹽湖區、永濟市、芮城縣、河津市、萬榮縣和聞喜縣等地,用新聞人的視角,客觀、真實、全面地記錄運城特色農業的發展狀況,利用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傳播手段,把一個正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運城展現給全省、全國,讓更多的人了解運城的特色農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