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圓“高鐵夢” 太焦高鐵晉城標段“加速度”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王冠霖):山西省晉城市太焦高速鐵路自去年6月正式開工以來,晉城市境內三個標段的鐵路建設爭分奪秒,施工全面加速,工地上處處是如火如荼的施工景象。該標段的鐵路建成後,晉城人民在家門口乘上高鐵環遊中國將不再是夢。
在中鐵十一局集團承建的TJZQ—10標段建設工地現場的玨山隧道2#斜井外,工人們正專注于自己手上的氧焊,專心致志地加工隧道鋼構件;隧道內的工人們使用混凝土注漿機正在緊張地噴射混凝土。工人們有序地運送安裝鋼拱架,進行初期支護,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洞內爆破面順直平整,採用了光面爆破技術,這種技術通過正確選擇爆破參數和合理的施工工法,分區分段微差爆破,不僅減少了超挖,還加快了掘進速度,保證了施工安全。
太焦高鐵是國家快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362.095公里,設計行車速度為250公里/小時,晉城市境內線路長度約76公里。“我們負責的標段起于金村鎮東南村,止于晉廟鋪鎮西禪房村,24.552千米的線路中就有23.497千米的隧道和999.71米的橋梁,隧道和橋梁的佔比高達99.67%。”中鐵十一局集團太焦鐵路TJZQ—10標段項目部副經理閻海平介紹説。不僅如此,這一標段是典型的山區,沿線地質構造複雜、地形地貌多變、起伏較大,水文地質條件十分複雜,可溶岩廣布,岩溶強烈發育。其中玨山隧道是全線最長的隧道,穿過10條斷層,不良地質現象有岩溶、古岩溶和危岩,對工程施工的技術、組織、協調都有著極高的要求,而白水河特大橋則以80m+80mT構轉體梁跨越既有的太焦鐵路,將該橋的墩身與懸澆梁建好後再進行45度水準轉體,是目前國內高鐵最大跨度的轉體橋,這個標段施工安全風險高,協調難度大。與此同時,山西澤州獼猴省級自然保護區也在這個標段內,因此,對施工安全、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等方面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方法總比困難多。面對這些困難,我們計劃採用特殊工藝及設備來保障施工品質和進度。”中鐵十一局集團太焦鐵路TJZQ—10標段項目專職副書記李邦林説。玨山隧道進口採用全電腦三臂鑿岩臺車進行開挖鑽孔;初期支護混凝土採用濕噴機械手工藝;仰拱施工採用自行式液壓棧橋和整體式弧膜;防水板施工採用移動式防水板作業臺車;水溝電線槽採用液壓式滑膜;施工現場安裝電子視頻監控系統及人員進洞電子識別系統,實現實時監控現場施工作業情況、定位隧道施工人員位置、遠程診斷和應急指揮。此外,還採用了分倉澆築的方法,創新和優化了多種方案,實現工廠化、專業化、數字化、信息化,採用多層監督保障工程以確保施工進度和安全。
巍巍太行山,古有愚公移山戰天地,被廣為流傳和稱讚,現今為了晉城人民的發展,施工人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鬥天險,用一寸寸鐵軌拓寬晉城人的致富門路,用一滴滴汗水爭取提前竣工通車,實現晉城人的高鐵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