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 正文

成果全民共享 非遺技藝在山西走入百姓生活

發佈時間:2017-09-19 15:34:18 | 來源:光明網 | 編輯:郭婧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成果全民共享 非遺技藝在山西走入百姓生活

  光明網太原9月18日電(記者 張舟)“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網絡傳播活動山西行於今日上午正式啟動,來自中央新聞網站、地方新聞網站和商業網站,以及部分文化領域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近80名編輯記者在啟動儀式結束後,探訪山西非遺展,近距離感受山西豐厚的文化底蘊。

  非遺展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絳州木版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吳百鎖對光明網記者説:“我希望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喜歡上絳州木版年畫。”這位花甲老人非常認同國家對於非遺的保護,認為只有加大力度扶持非遺項目,才能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山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據山西省文化廳副廳長張健介紹,山西省現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錄項目116項,保護單位168個,位列全國第三;省級403項、保護單位723個;現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06人,省級815人。

  據了解,山西省實施的“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學員食、宿、學全部免費。培訓極大地提高了非遺傳承人群的實踐水準和傳承能力。此外,山西省社會力量積極投入非遺保護工作,保護成果全民共享。各類非遺展覽展演等活動集中展現了非遺之美,社會公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參與積極性明顯提高,讓非遺藝術進一步走入了群眾生活中。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