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石舉辦第二屆山西詩人看靈石活動
黃河新聞網晉中頻道訊(郝俊力,王俊才) 詩歌盛宴往往總是從一個字,一句話,一首詩開始。
從呼和浩特市匆匆趕來的內蒙古自治區作協副主席敕勒川老師一進紅崖大峽谷,不禁感嘆道:這裡和桂林一樣。
山西省詩歌委員會副主任雷霆老師每到一處,説的一個字是:美;一句話是:來了還想來。他撿到的一首詩有這樣的句子:滿眼的藍天/像一扇洗心革面的舊窗戶/擁有了打開的好心情。
“挨著它,我聽到天空心跳的聲音……我因此徹夜難眠,相見恨晚。”這是《朔州月刊》編輯、詩人宋清芳在“第二屆山西詩人看靈石”采風活動中吟出的詩句。
9月22日至24日,正是秋分時節,由靈石縣委宣傳部主辦、靈石縣旅遊開發服務中心和靈石縣文聯承辦的“山西詩人看靈石”采風活動為秋意濃烈、激情似火的靈石點亮詩情,平添幾多詩情與浪漫。
天降瑞石,靈動一方。靈石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千年文化之鄉”美稱。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正是這樣一塊人傑地靈的寶地,孕育了藏書大家耿文光,刻書大家楊尚文,被譽為中國“居裏夫人”的物理學家何澤慧,法學泰斗張友漁、張彝鼎兄弟,著名版畫家力群、牛文,人民作家胡正等一大批先賢大家,成為靈石人民的驕傲和自豪。
靈石同樣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地方,古往今來,李商隱、傅山等名人騷客或路過、或小居、或長住,皆留下許多精美詩篇。如今的靈石,人文薈萃,處處景觀,可圈可點,可吟可誦。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在《寒食行次冷泉驛》一詩中有雲:介山當驛秀,汾水繞關斜。好山好水,一語道出。
為拓寬宣傳渠道,創新宣傳手段,努力提升景區知名度,助推旅遊産業健康快速發展,靈石縣于2016年10月舉辦了首屆山西詩人看靈石活動。共邀請了張二棍、雷霆、姚江平、韓玉光、陳小素、裴彩芳等60余位山西知名詩人前來采風。采風結束後,大家詩情勃發,創作出300余首詩作。《晉中日報》副刊推出七個專版登載詩人作品,同時被多個詩歌微信平臺廣為傳播。主編了《山西詩人看靈石》詩歌集,成為山西詩歌界2016年的一件大事和盛事,廣受矚目。
為了讓“山西詩人看靈石”這一詩歌活動品牌真正做大、做強,成為山西、乃至全國的一張耀眼的文化名片,靈石縣委宣傳部在成功舉辦“首屆山西詩人看靈石”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了參加詩人的地域廣度、增加了參加詩人的參與人數,繼續舉辦“第二屆山西詩人看靈石”采風活動。短短三天,山西省詩歌委員會及各分會主任、副主任,來自太原、忻州、朔州、大同、陽泉、長治、晉城、臨汾、運城、呂梁、晉中等市的70余位在我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實力派詩人,以及《山西日報》《黃河》《都市》《山西詩歌年選》《九州詩文》《當代詩人》《五台山》《朔州月刊》《晉中日報》《太行日報》《朔州晚報》《梨花》《新詩刊》《天涯詩刊》《杏花村》《派度詩刊》《風》詩刊等報刊的主編、副主編、編輯,蒞臨靈石。著名詩人敕勒川老師作為特邀詩人,也不遠千里,參加了盛會。活動期間,詩人們先後到博物館、石膏山、王家大院、資壽寺、介林、紅崖峽谷采風。讓詩歌與旅遊共鳴,讓人文和自然共振。
近年來,靈石縣的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經濟運行企穩向好、結構調整不斷深入、城鄉環境持續改善、改革創新統籌推進、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與此同時,靈石縣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旅遊資源,以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民風好”的幸福靈石為目標,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充分調動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投資文化旅遊項目。目前,全縣已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有王家大院、資壽寺、介林、石膏山、紅崖峽谷、森林公園等10余處;正在建設的有靜升古鎮王家大院5A景區、石膏山二期、紅崖峽谷二期、金山森林休閒度假區、三清寨等旅遊項目。如今石膏山、紅崖大峽谷、崇寧堡已聲名鵲起、遊客盈門,文化旅遊産業已真正成為增強縣域經濟活力的支柱性産業。
一首好詩可以成就一方勝景,一方勝景就是一首好詩。所到之處,詩人們撫靈石、謁先賢、探古剎、訪大院、穿峽谷、登雲頂、看霧松、聽溪流、觀草甸、賞紅葉,移步換景,抒情感懷,盛讚靈石人文薈萃、生態優美、詩情畫意、蘊含深厚、魅力四射。《九州詩文》《當代詩人》主編畢福堂多次來靈石采風,在他的眼裏,春天百花盛開、夏季草甸如毯、秋季紅葉似火、冬季冰挂如珠。靈石的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美。原平市文聯副主席韓玉光先生也是靈石的常客,他説:我為石膏山寫了一首最長的詩。太原市詩詞學會名譽會長梁志宏動情地説:太原詩詞學會一行參加山西詩人看靈石采風活動,看到了靈石壯美綺麗的自然人文風光,祝福靈石。
詩歌盛宴剛剛開啟,大美靈石已經起航。靈石,這個充滿詩意的地方,一定會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所認可、所喜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