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市自我加壓打通便民通道
從小事入手 解群眾之憂
山西日報訊(記者 任永亮 通訊員 張麗妍)“有事找社區,社區就是我的娘家人,志願者經常過來幫我收拾家,還給我送來了米麵油,有時候發條微信就幫我把孩子接送了,真貼心!”孝義市申利花苑居民王玲玲,面對記者的採訪感慨不已。原來,她因車禍高位截癱,丈夫打工在外,自己還要照顧兩個孩子,是社區的便民服務平臺一次又一次幫她解決了生活困難。
今年以來,孝義市按照“兩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四年大變樣”總體思路,從群眾需要和關心的小事情著手,著力把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與夯實基礎工作結合起來,典型引路,循序推進,抓點帶面,不斷提升基本能力。孝義市委按照“在特色鮮明的黨建主題和工作業績上創一流”等“十個一流”高標準打造13個示範點,各基層黨(工)委也採取“1+2”模式,打造了84個基層黨組織示範點,實施典型引領示範工程。市財政專門投入5000余萬元用於“三基建設”,基層陣地建設基本實現功能綜合化、佈局規範化、制度標準化、使用經常化、檔案系統化,全市村級運轉經費平均達到11.22萬元,社區工作經費由5萬元提升到15萬元,農村“兩委”主幹平均報酬由15770元提高到3.2萬元。
同時,孝義市實施場所建設提升工程,不斷完善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離柳社區、崇北社區分別將活動場所由300平方米、500平方米提高到1300平方米。全市500平方米社區達到15個,1000平方米以上社區達到6個。孝義市的鄉鎮、街道、農村、社區普遍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和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建立覆蓋各類組織、各個群體的微信群,有效延伸工作觸角。尤其是啟動運行了集12大功能于一體的市民服務中心,涵蓋62家單位、186個服務窗口,集中辦理210項行政審批事項、130項公共服務事項、4大類公共資源交易和7大類14小項農村産權交易項目,開通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今年上半年,政務服務中心辦件30.5萬件,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項目240項,農村産權交易中心完成交易17宗,“12345”市民服務熱線累計辦理各類諮詢、建議、投訴等事項6000余件,市民服務中心群眾滿意度達95%以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