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閃耀三晉
“群星獎”選拔賽演出精彩紛呈,亮點頻出
前些時日,首屆山西藝術節期間,由山西省文化館承辦的“群星獎”選拔賽音樂、舞蹈、戲劇、曲藝4個門類的專場比賽如期舉行。
首屆藝術節活動內容之一的“群星獎”選拔賽為加強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也為山西省廣大基層群眾文化創作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更為山西省備戰第十八屆“群星獎”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各市文化局、文化館高度重視,經過認真評選和推薦,由11個市選送了40個節目參與首屆山西藝術節“群星獎”選拔賽。從節目的報送情況來看,基層群眾的參與熱情高漲,作品編排新穎獨特,表演樸實生動,緊貼時代脈搏,講述百姓心聲,抒發人民情懷。場場演出精彩紛呈,亮點頻出。
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參賽作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從意識形態的高度出發,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如音樂類節目:由陽泉市文化局選送的鼓樂作品《血戰娘子關》採用武迓鼓的音樂素材為基礎,表現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八路軍在太行山區娘子關前用生命譜寫的百團大戰,抗擊日寇侵略者勇於奉獻的崇高精神。借史喻今,對激勵當代中華兒女奮發圖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圓中國夢,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堅持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作為中華燦爛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的山西,三晉文明源遠流長,留下了大量文化瑰寶和豐富的歷史積澱,這片文化積澱豐厚的黃土地成為群眾文化發展和創作的沃土。山西有著優良的傳統文化,四大梆子、民間工藝、鑼鼓秧歌、傳統故事等145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山西民歌,歌詞生動情真意切;山西鑼鼓,聲威震天激蕩黃河;山西戲劇,激越粗獷唱腔多;山西麵食,一面百樣內涵豐富;山西社火,吹拉彈唱好熱鬧……此次參賽的很多作品展示了我省各地豐富的文化資源、身後的文化底蘊及多姿多彩的文化形式,深入挖掘和提煉這些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有益思想和藝術價值,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改編和藝術提升,並注入新的時代精神和創作元素。
講述小故事,體現大情懷
一些作品以敏銳的視角、靈活的形式反映當下的社會問題,緊扣時代脈搏,弘揚時代精神。運城市選送的舞蹈《當你老了》實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傳統文化的成功融合,節目中兒子為老人洗腳的溫馨場景,勾勒出一幅幅締造文明的優美畫卷。整場舞蹈沒有高難度動作,也沒有任何技巧,看似簡單,卻是最難的,舞者們用心去跳,以情感人,催人淚下……
堅持扶持和引導群眾性原則
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不斷追求,群眾參與文化創作的熱情不斷高漲,群眾演、演群眾、樂群眾已成為活躍基層公共文化建設的一個主要方面。我們已形成開放的格局,歡迎群眾文藝愛好者和專注於此的人積極加入持續的精品創作和經典創作中來,以更好、更多優秀的群眾文藝作品充實、遞補,置換並增色我省“群星獎”佳作,繼續在全國“群星獎”的評比中再創新篇章、新輝煌。(劉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