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專家組進駐太原 為大氣污染防治把脈
山西晚報10月11日訊(記者 薛琳 通訊員 齊偉)太原市舉行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跟蹤研究第一次研討會。由中國環科院首席大氣科學家柴發合領隊,環保部科研院所、高校及地方環保部門、監測站、環科院所等共同組成的跟蹤研究工作組正式入駐太原,將用兩年半至3年時間開展攻關研究,協助太原制定“一市一策”的大氣重污染解決方案。
太原市環保局區域污染防治處處長宋力介紹,自國家2013年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太原以結構轉型、削減燃煤、控制機動車為重點,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環境品質得到一定改善。累計關停包括太化、煤氣化等污染企業301家,年減少工業煤炭消耗640萬噸;替代拆除燃煤鍋爐2701台,消減燃煤315萬噸,拔掉城中村黑煙囪4.5萬根,削減城中村和農村分散燃煤150萬噸;淘汰老舊機動車和黃標車27.3萬輛,佔太原機動車保有量21.3%,計程車全部更新為電動計程車……然而,作為燃料結構以煤為主的老工業城市,太原的大氣環境治理任務仍然十分艱巨,特別是冬季燃煤污染導致的大氣環境污染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4月26日,國務院部署對大氣重污染成因和治理開展集中攻關,“包産到戶”成立28個跟蹤研究專家和團隊,對“2+26”城市駐點指導。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重點區域,10月1日到第二年3月31日為重點時段,散亂污企業、散煤治理等為重點領域。內容涉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成因和來源、排放現狀評估和強化管控技術、大氣污染防治綜合科學決策支撐、大氣污染對人群的健康影響研究等。
按照國家環保部“一市一策”方案,下一步,跟蹤研究工作組將對重點企業及工業園區展開調研工作,分析空氣品質狀況與成因,著手建立動態高時空解析度排放清單,並開展秋冬季城市顆粒物源解析採樣和分析、重污染應急預案修訂和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方案制定,為太原大氣污染攻堅提供技術支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