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 正文

步履鏗鏘 在轉型發展新路上疾行

發佈時間:2017-10-13 10:47:53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郭婧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喜迎十九大·為了總書記的囑託】步履鏗鏘 在轉型發展新路上疾行——再訪太重、太鋼

  編者按這是山西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今年6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西省視察,在三晉大地上留下了對山西人民的深切牽掛、深情關懷,也對山西幹部群眾提出了囑託和期望。

  這關切,山西人民須臾不曾忘記;這囑託,山西省各地正在加快“落地”。“喜迎十九大·為了總書記的囑託”專欄,通過3篇報道聚焦總書記在山西省視察過的地方,展現習近平書記視察後當地幹部群眾不忘囑託、砥礪奮進的生動實踐,反映當地正在發生的種種喜人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視察時指出:“實現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形成産業多元支撐的結構格局,是山西經濟發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課題。”他殷切希望我省用好黨中央賦予山西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重大任務的機遇,“真正走出一條産業優、品質高、效益好、可持續的發展新路”。這是3600萬三晉兒女必須擔當的重大使命。

  諄諄重托,激起深深迴響。十九大召開前夕,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記者再訪太重鐵路工業園區和太鋼旗下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目之所及,耳之所聞,這些企業正與山西省上下一道,以巨大熱情和磅薄之力為完成習近平總書記交辦的重大課題,重構山西經濟結構新格局而不懈奮鬥。

  太重,作為老牌重工企業,在打造全球最先進鐵路車輪生産線,自主生産“工程機械之王”的盾構機方面越走越快;太鋼,作為傳統鋼企,全力挺進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碳纖維産業基地。

       鉚足幹勁,傳統産業昂首闊步轉型升級

  太重,新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個重型機器廠。新形勢、新挑戰、新機遇,這家特大型企業主動邁出了轉型升級的鏗鏘腳步,去年7月全面建成重大轉型項目之一:我國軌道交通裝備關鍵零部件國産化研發製造基地——鐵路工業園區。

  “總書記牽掛著老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叮囑我們用好我國交通發展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歷史性機遇,在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上創出更大的天地。”入駐鐵路工業園區的太重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閆耀洲回憶。

  囑託就是動力。備受鼓舞的太重員工鉚足幹勁,再接再厲,在已經建成當今全球最先進鐵路車輪生産線的基礎上,奮力開創一片更加廣闊的轉型升級新天地。

  3個多月,捷報頻傳:太重自主研發的350km/h中國標準動車組輪軸成功裝配到了“復興號”高鐵列車上,風馳電掣般穿梭于大江南北;自主研製的大功率牽引機車輪裝車路考,將極大推動中國鐵路客運高速化、貨運快速重載化步伐;他們還一舉拿下全球品質要求最嚴苛的德國鐵路成套供貨資質,太重具備了按世界上任意一種鐵路輪軸産品標準組織生産的實力……

  “一帶一路”戰略,讓太重捕捉到了新機遇。閆耀洲表示,他們正謀劃在“一帶一路”沿線設立子公司,助力中國高鐵這張“中國製造”的名片在全球閃閃發光。

  同樣位於鐵路工業園區的太重盾構機生産車間,開闊明亮,一塵不染。兩台分別長達84米、重約460噸的“巨無霸”並排而臥,即將交付驗收。

  太重軋鋼設備分公司矯正機廠副廠長聶海雄介紹,他們原先只生産傳統軋鋼産品,如今已成功轉型為盾構機製造基地,從這裡製造生産的多臺盾構機正在太原軌道交通2號線上大顯身手。

  聶海雄激動地説:“總書記入企視察後,全廠職工士氣更加高漲。我們總結經驗、再造流程,使盾構機的製造生産效率進一步大幅提升,從開始投料到成品下線的整個生産工期由5個月縮短至4個月。”

  擼起袖子,在創新發展道路上加速前進

  土建施工接近尾聲,已進入設備、管線全面安裝階段。走進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高端碳纖維二期工程推進得熱火朝天。

  “總書記視察時我們只有一條高端碳纖維百噸級生産線,隨著二期工程今年年底建成投産,太鋼將進一步形成千噸級的生産能力,繼世界不銹鋼‘領跑者’之後再添一頂全球高端碳纖維領軍企業的‘桂冠’。”公司經理常春報興奮地説。

  碳纖維,一種在航空航天等國防工業中具有重要用途的新型材料,其核心技術被少數國家壟斷。太鋼攜手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奮力攻關,僅一年半時間就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建成了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T800級高性能碳纖維生産線。

  “總書記勉勵我們,新材料産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産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一定要奮起直追、迎頭趕上。”常春報説,過去3個多月,公司全體員工時刻牢記總書記囑託,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加速前進。“二期項目投産後,太鋼提供的高端碳纖維産品可保障我國航空航天未來需求30年。”

  楊晗,公司一名“80後”工程師。總書記的話讓他唸唸不忘:“要強化要素投入和政策配套,推動産學研一體化,真正把企業、科研單位特別是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出來。”

  以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為行動指南,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出臺動態品質激勵政策、定期評選崗位操作能手,還啟動公司上市準備工作,在上市方案中擬實施科研人員期權分配、關鍵人員自願持股、全員效能掛鉤等制度。

  公司全員攀登技術高峰的積極性變得空前高漲。楊晗帶領技術團體夜以繼日,執著攻關,使碳纖維線密度合格率提高近20個百分點、碳纖維優級品率提高13個百分點,他本人也獲得了近萬元的動態品質激勵獎金。

  靠著這樣一支勇於創新的技術人才隊伍,太鋼在高端碳纖維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3個多月來,他們與國內知名科研院所聯合攻關,國産T800H碳纖維工程化研製及航天應用項目已編制完成了5項專題研究報告。 

  攻堅克難,為“中國製造”作出更大的貢獻

  半煤岩電牽引採煤機、無鐵芯盤式電機、高品質石墨烯材料……在山西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饒有興趣地視察了我省在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材料、現代煤化工等方面的企業自主創新成果展示。

  他勉勵山西加快推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大力培育創新體系,廣大幹部職工要為“中國製造”作出更大貢獻。

  殷殷厚望化作了激情行動。越來越多的山西企業奮勇爭先,攻堅克難,讓更多“中國製造”打上山西烙印。

  今年8月底,太重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生産的一批車輪産品運抵英國,這是中國企業從世界三大軌道交通供應商之一龐巴迪公司手中首次拿到的批量訂單。再加上該公司此前剛獲得的德國鐵路成套供貨“入場券”,太重已經全方位挺進歐洲客、貨列車輪軸市場。不僅如此,這家公司還是北美本土之外最大的輪軸供應商,印度、土耳其以及東南亞國家的輪軸産品也主要由他們供應。

  “毫不誇張地説,太重製造重構了世界輪軸供應新格局。”閆耀洲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看似一根根普通的細線,卻是高科技的結晶,成為了國內外航空航天領域的搶手材料。在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常春報拿起一軸12KTG800碳纖維産品説,在這束幅寬只有4毫米的高端碳纖維産品裏面含有1.2萬根碳纖維,單絲直徑僅5微米,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國際最高水準。

  “總書記對我們在新材料製造上取得的自主創新成果感到欣慰,參觀完整條生産線一般不超過10分鐘,但他停留了20分鐘左右。”常春報信心十足地表示,“隨著二期工程的建成投産,太鋼高端碳纖維的品種規格將進一步豐富、品質將進一步提高、應用領域也得到新拓展。”

  重托催奮進,厚望燃豪情。其實,不只是太重、太鋼,為了總書記的囑託,目前我省正緊緊抓住國務院新近出臺的《關於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這一重大機遇,舉全省之力推動傳統産業向高端、智慧、綠色方向轉型升級。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8月,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高於全省工業平均增速2.5個百分點。轉型綜改示範區、開發區、工業園區、産業集聚區等載體已佔到我省全部新興産業産值的60%以上。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衝鋒號也已經激越吹響,到2020年山西將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到2030年全省力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製造業企業和品牌,融入國際先進製造業分工協作體系。

  放眼山西的今天,總書記的深情囑託,轉化成砥礪奮進的行動,呈現出振奮人心的變化。

  展望山西的明天,走在充滿希望的轉型發展新路上,三晉大地必將繪就新的壯美畫卷。( 山西日報記者 范非 劉瑞強)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