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攻堅深度貧困成效顯現
山西日報訊(記者 李全宏)在全國第四個“10·17”扶貧日即將到來之際,10月12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山西省扶貧辦有關人士深入解讀了山西省攻堅深度貧困出臺的多項政策和推出的超常規舉措。近兩年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之後,山西省聚焦最困難的地方,緊盯最困難的人群,扭住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持續加大統籌力度,拿出30.7%的中央和山西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共11.45億元投入到10個深度貧困縣,3350個深度貧困村,全省上下勠力向深度貧困發起總攻,取得了不俗成績。
——生態脫貧“互促雙贏”。去年以來,山西省委省政府聯動實施退耕還林獎補、造林綠化投工、森林管護就業、經濟林提質增效和林産業綜合增收生態脫貧“五大項目”,帶動貧困群眾多渠道增加收入。到8月底,今年163萬畝退耕還林落地到戶149萬畝,4.3億元獎補資金兌現到戶,惠及8.2萬貧困戶。
——易地搬遷“六環聯動”。山西省把統籌解決好“人、錢、地、房、樹、村、穩”七個問題的要求,逐項細化到整村搬遷的六個關鍵環節,即精準識別搬遷對象、新區安置配套、舊村拆除復墾、生態修復整治、産業就業保障和社區治理跟進,並確定3350個深度貧困村將分三批實施易地搬遷,2019年底前全部入住新居。到8月底,山西省開工建設集中安置點1102個,竣工596個。
——産業重構“到村到戶”。山西省以“一村一品一主體”為載體,推動産業扶貧到村到戶。推廣“政銀企保農”五位一體模式,擴大扶貧小額信貸的覆蓋面,破解貧困村産業支撐不足、集體經濟薄弱、貧困戶增收困難的問題。目前,全省貧困村有主導産業的83.7%,貧困戶中有增收項目的79.5%。扶貧小額信貸今年新增40.35億元,同比增長18倍,8.7萬貧困戶受益。
在攻克深度貧困這場戰役中,山西省還針對深度貧困原因出政策、出資金解決因病因學致貧返貧問題,廣泛開展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加強黨建引領作用,凝聚“六個幫扶”合力,打造了一支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提升了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據了解,今年山西省“10·17”扶貧日的主題是“聚焦深度貧困,凝心聚力攻堅”,各地各部門將圍繞這一主題開展系列活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