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 正文

砥礪奮進 轉型發展 喜迎十九大特別報道運城篇

發佈時間:2017-10-13 10:52:23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郭婧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砥礪奮進 轉型發展 喜迎十九大特別報道運城篇

         搶抓新機遇 走好新征程 建設大運城

  歷史的畫卷,總是在砥礪前行中鋪開。五年來,運城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工作思路和要求,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項目帶動為抓手,著力加快産業結構調整,開拓創新、砥礪前行,全市綜合經濟實力步入快車道。

  展望未來,運城已經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全市廣大幹部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為強大動力,以“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為總要求,以建設大運城為總抓手,打造“一區五帶”的發展佈局,構建“一主三副七個大縣城”城鎮化格局,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責任擔當,努力走出無煤少煤市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路子,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在建設大運城的實踐中奮力謀新篇開新局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西視察併發表重要講話,意義十分重大和深遠。我們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提出的總體要求和五項重大任務,堅決落實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工作思路和要求,以“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為總要求,在努力實現黨內政治生態持久的風清氣正、經濟轉型發展持久的強勁態勢上下功夫、見實效,在建設大運城的實踐中奮力謀新篇、開新局。

  一、以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引,不斷提升大運城建設的新境界。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山西重要講話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在全市迅速興起學用熱潮。堅持把“四大講、四增強”貫穿于“維護核心、見諸行動”主題教育全過程,大講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增強廣大黨員幹部對人民領袖的衷心愛戴;大講全面從嚴治黨煥發出的生機和活力,增強廣大黨員幹部對黨中央的衷心擁護;大講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增強廣大黨員幹部對黨的衷心信賴;大講黨章黨紀黨規,增強廣大黨員幹部的規矩意識和紀律觀念,為迎接黨的十九大打牢維護核心、看齊緊跟的思想基礎和政治基礎。堅持用系列重要講話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破解難題,著力抓好改革開放,讓人們的思想進一步活躍起來;著力抓好經濟建設,讓全市的經濟工作進一步熱鬧起來;著力抓好黨的建設,把各方面的力量進一步凝聚起來;著力抓好環境建設,把全市人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確保大運城建設各項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二、以增強市域經濟整體性和協調力為重點,科學謀劃大運城建設的新格局。貫徹中央新發展理念,確立了大運城建設的總體構想。基本內涵是凸顯中心、做大城區,全域統籌、區帶發展,三城聯動、以城帶鄉。加快推動臨猗、夏縣撤縣設區,提升中心城市輻射力和帶動力;打造“鹽臨夏”核心區和黃河經濟帶、汾河經濟帶、涑水河經濟帶、峨嵋嶺經濟帶、中條山經濟帶“一區五帶”發展佈局;以市城區率先發展為龍頭,建設河津、永濟、聞喜副中心城市,構建“一主三副七個大縣城”城鎮化格局。突出六大抓手,重點抓好市城區、區帶經濟、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統一品牌和文化建設,加快建設山西乃至中部地區政治生態優良、經濟充滿活力、文化繁榮發展、人民幸福安康的新型現代化城市。

  三、以轉型發展為統領,全力打造大運城建設的新支撐。按照山西省委對運城工作的要求,積極探索無煤少煤市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路子。堅持向實體經濟聚焦發力,實施振興工業企業的“龍騰虎躍”轉型發展計劃、支持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的“群星燦爛”育苗計劃、關心關愛在外務工人員的“鳳還巢”計劃。大力推進176項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産業轉型升級,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向優。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建設省級優質農産品出口平臺,狠抓農民工資性收入和財産性收入增長,集中整治農村環境,在完成“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大任務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堅持用特色文化塑造城市品牌,深入挖掘運城獨特的人類遠古文化、農耕源頭文化、黃河根祖文化、宗教信仰文化、河東民俗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持續擴大運城文化的穿透力和影響力。

  四、以改革開放為突破,充分激發大運城建設的新動能。按照山西省委“三個三”抓改革的基本方法,突出抓好監察體制、開發區、國企國資、放管服效等十大重點改革事項,帶動各項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做好提升開放吸引力、擴大人流物流、扶持農産品出口企業、拓展對外貿易、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建設勞務輸出大軍六篇文章,打造山西對外開放新高地。集中打好“自然稟賦牌、歷史文化牌、現代農業牌、産業特色牌、人口大市牌、教育強市牌、特色醫療牌”七張牌,提升運城知名度和影響力。

  五、以人民至上為根本,全民享大運城建設的新成果。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以精準理念為基本方略,緊盯産業扶貧、整村搬遷,集中攻堅深度貧困,確保今年夏縣、聞喜脫貧摘帽。紮實做好教育、就業、醫療、社保等工作。以“山水林田湖”一體化綜合治理為重點,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嚴格落實省委“三個堅決防止”工作要求,堅決履行首都“護城河”的重大政治責任。

  六、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保障,奮力開創大運城建設的新局面。深刻汲取沉痛教訓,積極推動黨的建設走在全市各項工作前面、運城黨的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實踐運用“四種形態”,認真開展巡視整改自行“回頭看”,堅決肅清腐敗案件流毒影響。通過長期看幹部、在關鍵時刻看幹部、從日常生活中看幹部、從群眾口碑中看幹部、用發展變化的辯證觀點看幹部,把好幹部選出來用起來。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全面提升“三基建設”水準。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砥礪前行、開拓奮進,在山西轉型發展的大局中體現運城作為、運城擔當、運城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作者為中共運城市委書記)(山西日報 劉志宏)

聚焦實體經濟加快轉型發展——訪運城市代市長朱鵬

  “近年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山西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工作思路和要求,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轉型綜改、創新驅動為統領,緊緊圍繞建設大運城的總體構想,聚焦實體經濟,努力走出一條無煤少煤市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路子。”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運城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朱鵬對記者動情地説。

  實施“三個計劃”,夯實轉型基礎

  朱鵬説,市委四屆三次全會提出,實施經濟發展“三個計劃”,目的在於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形成骨幹帶動、多元支撐、可持續發展的産業格局。一是實施振興工業企業的“龍騰虎躍”轉型發展計劃。通過3年-5年的努力,促進骨幹企業迅速做大做強,力爭實現全市5戶企業銷售收入超100億元,50戶企業銷售收入達到10-1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500億元。二是實施支持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的“群星燦爛”育苗計劃。向小食品、小工藝、小製造、小作坊、小電商等“五小企業”聚焦發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實施關心關愛在外務工人員的“鳳還巢”計劃。加強對運城籍在外務工人員的服務和管理,吸引他們返鄉創業興業,助力家鄉發展。朱鵬説,這“三個計劃”是運城轉型的關鍵所在,我們將紮實推進優化營商環境“1+9”專項行動,為實施“三個計劃”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建設“三個基地”,打造轉型平臺

  朱鵬説,我們將立足運城的産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傾力建設三大産業基地。一是建設國家級鋁鎂合金産業基地。立足國家級新型工業化鋁産業示範基地,著力佈局“一中心、五園區、兩試點”産業體系,構建輻射環渤海、京津冀、中原經濟區的産業格局。二是建設中西部精品鋼基地。不斷完善産品結構,向高端、綠色、環保方向轉型,全力打造以建龍集團為核心的中西部地區精品鋼生産製造基地。三是建設重卡及新能源汽車産業基地。依託大運重卡這個龍頭,圍繞重卡及新能源汽車産業鏈條的橫向配套和縱向延伸,建設省內一流的重卡及新能源汽車産業基地。

  促進“三産融合”,創新轉型路徑

  朱鵬説,我們要用二産的理念發展一産,用三産的思維促進一、二産,實現一二三産相互融合、協同發展。一是推進省級優質農産品出口平臺建設。打造山西果業和農業産業升級版,走出一條以果業轉型升級為示範,引導農業提質增效的發展新路。二是加快文旅融合。深入挖掘我市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叫響叫亮黃河根祖文化、關公文化、鹽文化等品牌,努力把文化旅遊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産業。三是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積極推進企業改制,鼓勵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利用産業引導基金,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打贏“三大戰役”,補齊轉型短板

  朱鵬説,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轉型短板,堅決打贏“三大戰役”。一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找準致貧原因,因村因戶因人精準施策,有的放矢解決好貧困特別是深度貧困問題。二是堅決打贏環保攻堅戰。持續加大森林綠化投入力度,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努力建設“綠色運城”。三是堅決打贏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重點在“臟、亂、差、污、綠”5個字上下功夫,建設美麗宜居社會主義新農村。面對未來,朱鵬信心滿懷。他説,我們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奮發有為,全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建設大運城,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山西日報記者 李寧波)

改革搶先機 發展站前列 各項工作創一流

  抓改革促轉型增強發展活力

  今年以來,運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了7次會議,審議通過了10大重點改革事項。各級領導幹部親力親為抓改革,撲下身子抓落實,對分管領域改革工作摸清底數、建好臺賬,推動重大改革事項落地見效。隨著深化改革進入施工高峰期,運城市全面推動“五位一體”和黨的建設各領域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經濟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出新步伐,開發區全面完成了園區整合實現“二次創業”,旅遊市場活力充分釋放,13家旅遊景區已全部實現所有權經營權分離,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邁出新步伐,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政治領域,監察體制改革受到中央和省委充分肯定;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文化領域,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實現新突破,宣傳、經營業務加快分離。社會領域,脫貧攻堅體制機制日益完善;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教育改革持續深化;公立醫療機構全面施行“兩票制”改革。生態領域,河長制改革全面推行,“綠色運城”建設步伐加快;鄉村清潔實現“五個全覆蓋”。黨的建設領域,深入開展“四大講、四增強”,幹部人事制度、基層組織建設制度、紀律檢查體制、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等改革進一步深化,建立了“三基建設”制度及配套機制,探索開展“兩個責任”清單試點工作,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紮實推進。

  調結構重特色現代農業辟新徑

  運城是山西省農業大市,也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在現代農業發展的戰略取向上,既要抓緊“老飯碗”,也要盯緊“新飯碗”,主動追逐農業發展的新潮流,大力發展週期短、見效快的特色農業,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綠色農業、定制農業、品質農業、有機農業等,在運城不斷形成豐富多彩、琳琅滿目的農業發展新業態。

  在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和無公害農業上,運城市加快推進省級農産品出口平臺建設,積極引導農民群眾調整産業結構,推動全市農業生産由低效農業向高效農業、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全市建設高標準農田42.98萬畝,灌溉面積達到631萬畝,實現了農民人均2畝水澆地的目標,並先後形成了新絳蔬菜、稷山“兩紅”、絳縣“維之王”等一批獨具區域特色、市場競爭力強、附加值高、增收明顯的優勢種植養殖産業基地,為農業産業化發展夯實了基礎。

  溯根源賡傳承延續河東文脈

  近年來,運城市努力推動河東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以弘揚德孝文化為抓手,圍繞“人類遠古文化、農耕源頭文化、黃河根祖文化、宗教信仰文化、河東民俗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六大文化品牌,建立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新機制。

  以世界的眼光、歷史的眼光和歷史的縱深感,高起點謀劃,大力度推進,運城市把文化優勢轉化為現實競爭力,堅持一手抓文化研究、一手抓項目建設,並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與加強黨的建設、創新社會治理、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找準與時代的對接點、與群眾的共鳴點,推動運城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

  興生態重環保建設“綠色運城”

  一棵樹就是一台制氧機,一片林就是一個蓄水池。黨的十八大以來,運城市林業工作堅持山水林田湖科學佈局,大力實施重點區域國土綠化、退耕還林、林業生態保護、林業産業提質增效、森林品質提升和林業扶貧攻堅六大工程,各項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五年來,全市共完成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交通沿線荒山造林、重要水源地生態治理等重點工程150.67萬畝,全民義務植樹3500萬株,綠化村莊1900多個,綠化通道1950公里,全市森林面積達619萬畝,乾果經濟林面積達到20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9.1%。

  強黨建轉作風優環境風清氣正

  在黨的建設上,運城市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堅持基層導向、問題意識,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嚴把選人用人關,先後出臺《運城市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幹事創業實施辦法》《運城市支持幹部改革創新合理容錯實施辦法》《黨員幹部澄清保護實施辦法》等10個改革文件。在從嚴治黨方面,運城市緊緊牽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牢牢抓住“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督促其真正擔好主責、首責和全責,充分發揮“尖兵”“利劍”作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嚴查重處中間環節存在的辦事拖拉、慵懶散慢、濫用職權、吃拿卡要等“中梗阻”問題;堅持把創新作為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不竭動力,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創新建立公開聽證機制,推動解決涉紀疑難纏訪問題,努力為全市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山西日報記者王荔)

運城水果香飄世界

  在臨猗縣牛杜鎮香落村吳忠定的果園裏,再過幾天就可以採摘的蘋果果形端正,果面光潔,顏色鮮亮,“我這園子裏的蘋果早都訂出去了,全部都是國外的單子。”像吳忠定這樣的標準化果園,運城市正致力培育100萬畝標準優質水果生産基地,建立全省首家農産品出口平臺,培育100家以上的大型水果出口企業,實現年出口水果100萬噸,讓“運城牌”水果響徹海內外。

  近年來,運城市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拓展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創建四大支柱體系,建設現代農産品出口平臺,以出口倒逼果業提質增效。據了解,僅今年上半年運城出口水果9種,出口量達到19萬噸,超過了去年全年總量,覆蓋世界53個國家,佔到全省農産品出口的71%,水果出口增幅高達136%。運城牌水果不僅在國內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走向世界的步伐也不斷加快。

  立品牌靠特色,立住品牌靠品質。在運城,果園間伐、果實套袋、施有機肥、壁蜂授粉、生物防治和物聯網等六大技術集成,成了蘋果標準化生産的“規矩”。“因為我們有生産標準,品質有保證,所以在市場上就很‘搶手’,去年銷售到俄羅斯、印度、東南亞等11個國家的客戶,今年又續訂了合同,而且訂單量也增加了不少。”幾年下來,運城市果業大戶王萬保的合作社已經發展到3000多戶果農、10萬畝生産基地,實現了從買賣到産業的精彩轉身。

  品牌創出來,還得在市場上立得住。今年以來,運城市以建設省級優質農産品出口平臺為抓手,著力推進三大體系建設,打造24個高標準、大規模的水果標準化示範園,引領全市100萬畝優質蘋果出口基地;定制國際標準的全域性果品和全産業鏈生産技術規程,為農産品生産樹立標準;以黃河金三角農産品交易市場為陣地,建立優質農産品出口檢驗檢疫體系建設市級平臺,開通新疆霍爾果斯、東北黑河等邊貿城市直銷窗口,推動出口貿易增速增量。

  運城市果業局總農藝師淮迎社説,從這個平臺上既可以看到技術,也可以看到市場上需要的産品,這個平臺還會建立專家庫,邀請國家級的一些專家在這個平臺上為大家搞技術諮詢服務。每棵果樹的生長狀況都在監測之下,所有果園的信息一清二楚,一個蘋果來自哪棵果樹,果樹生長狀況、蘋果品質等等,消費者滑鼠一點就可知道。(王荔)

大交通帶來大開放

  國慶期間,家住運城平陸的薛帥經常乘坐公交車去鄰省三門峽市的超市購物。今年開春,運城平陸縣與河南三門峽市實現了城際公交互通,極大地方便了兩地人的交流。

  在公交車駛過的三門峽黃河大橋的遠處工地上,蒙華鐵路公鐵兩用大橋正在加緊施工。這座大橋全長5663米,預計到明年年底將完成建設。在運城,像這樣的黃河大橋,已經通車和正在修建的加起來共有11座,一座座大橋將山西與河南、陜西緊緊連接起來,打通了運城通向中原、西北的通道。

  運城地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中心地帶,正全力建設“承東啟西、貫通南北、輻射中原”的綜合交通網絡。全市已逐漸形成大運、運風、運三、運寶、聞垣等高速公路網,高速公路通車里程排名全省第一。全市公路網密度名列全省第二,中心城市到各縣市的“一小時”經濟圈已形成。

  如今,運城人説走就走的旅行逐漸成為家常便飯。大西高鐵自2014年7月1日開通以來,運城北站現已開行有北京、太原、西安等日班61趟列車,累計接送旅客約1660萬人次。運城機場開通26條國內航線,年輸送旅客突破100萬人次,位居山西第二。今年6月,運城開通直飛香港、8月開通直飛曼谷的航班。

  高速交通網為運城區域文化繁榮、旅遊度假、商貿交流搭建了平臺。按照“建設大樞紐、發展大物流、培育大産業”的思路,把運城海關和檢驗檢疫機構作為重要窗口,把現代化的物流基地作為重要依託,把各類經濟開發區建設作為重要載體,其通關體系更加便捷順暢,物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和技術流各種開放因素加速聚集,産業佈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更加完善,提升了運城經濟發展的外向度。隨著現代立體交通體系的不斷完善,運城正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方位對接洛陽、西安,深化京津冀、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原經濟區等區域合作,精耕細作,努力擴大開放半徑。(周明飛)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