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樓陽生就攻堅深度貧困問題答記者問

發佈時間:2017-10-21 15:21:32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郭婧 | 責編:石麗敏

  山西日報北京電(記者 楊文)10月19日上午,出席黨的十九大山西代表團討論向中外記者開放,山西代表團副團長、省委副書記、省長樓陽生就山西省攻堅深度貧困問題回答了新華社記者的提問。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落實精準方略,下足繡花功夫,堅決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

  新華社記者:攻克深度貧困是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之舉。我們知道,山西貧困面大、貧困度深,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區山西就有兩個。請問樓陽生省長,山西在解決深度貧困上有哪些深度舉措,如何做足脫貧“成色”,目前有什麼樣的進展和成效?

  樓陽生:首先感謝記者和媒體朋友對山西脫貧工作的關注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貧困群眾,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尤其是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作出安排部署,特別強調要“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何為深度貧困?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CCTV新聞聯播鏡頭裏出現的趙家洼村就是深度貧困村,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看望的貧困戶就是深度貧困戶。在具體工作中,我們按照生産生活條件差、農民收入低、三保障任務重等標準,在36個國定貧困縣中確定了10個縣為區域攻堅重點縣;按照“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實情,在7993個貧困村中確定需要整體搬遷的3350個自然村為深度攻堅重點村;按照家庭主要勞動力年老、體弱、因病、失能等現狀,在144.2萬貧困人口中,確定28.47萬深度貧困人口作為攻堅重點人群。

  針對這些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脫貧攻堅中的堅中之堅,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駱惠寧書記親自主持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其核心要義就是要切實用好習近平總書記確立的精準方略,不搞大水漫灌,實施精準滴灌。

  比如,我們採取精準識別對象、新區安置配套、舊村拆除復墾、生態修復整治、産業就業保障、社區治理跟進等六環聯動的辦法,用三年時間分三批對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實施整體搬遷。目前,已開工建設集中安置點1102個,竣工596個。

  比如,我們把生態修復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努力在一個戰場打贏兩個攻堅戰。通過吸納貧困人口參與荒山綠化,植樹造林260萬畝,帶動6.2萬貧困人口務工增收2.2億元;通過加力落實退耕還林獎補政策,兌現獎補資金4.3億元,惠及8.2萬貧困戶; 通過加強森林管護促進就業,吸納1.9萬名貧困勞動力為護林員,年人均收入6700元;通過發展林業産業增加收入,提質乾果經濟林150萬畝,惠及20萬戶,戶均增收500元左右,實現了“增綠與增收、生態與生計”兩統一。同時,我們按照“一村一品一主體”的思路,大力推進産業扶貧,努力做到貧困村有産業、有帶動企業、有合作社,貧困戶有項目、有技能,切實從根本上拔掉窮根。

  再比如,山西財政並不富裕,家底並不厚實,但在脫貧攻堅上我們舍得投入。今年山西省級投入專項扶貧資金16.61億元、增長50%,市縣投入16.64億元、增長46.7%,中央和省專項扶貧資金的30.7%投向了10個區域攻堅重點縣;新增扶貧小額貸款65.6億元,受益13.8萬戶,其中,10個深度貧困縣新增9.33億元,實實在在做到了財政金融向深度貧困地區和人口傾斜。

  又比如,我們著力化解因病致貧和支出型貧困問題。通過大數據分析,因病致貧在各項致貧原因中居於首位。對此,山西省委、省政府針對性地出臺了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幫扶政策,各級財政每年拿出11.7億元,用於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難題。具體措施可以概括為三保險、三救助,即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參保繳費救助、輔助器具免費適配救助、特殊困難幫扶救助。按照這個政策,農村貧困人口慢性病門診醫保目錄內費用按限額100%報銷;住院醫保目錄內費用實行“136”兜底保障,即縣、市、省級住院費自付總額分別不超過1000元、3000元、6000元;目錄外控制比例範圍內費用商業醫療補充保險報銷85%。

  總之,脫貧攻堅是立了軍令狀的。去年我們首戰首勝,1900個村、57萬貧困人口脫貧;今年我們要再戰再勝,完成2270個村、66萬人脫貧任務,實現3個國定貧困縣、11個省定貧困縣脫貧摘帽;特別要始終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幹,脫真貧、真脫貧,確保到2020年決戰完勝,讓貧困群眾和貧困地區同全省、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