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黨建文化 正文

山西部分駐村書記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心得體會

發佈時間:2017-10-26 11:29:53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郭婧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豪情滿懷 攻堅克難——部分駐村第一書記聯繫實際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心得體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m_ddb4ed48c3ee427ca26e0d984129a44d

山西省直機關工委派駐五寨縣新寨鄉大劉家灣村第一書記董浩(左)檢查小羊羔健康情況。 山西日報記者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m_c6a800170d8e6b9069e5d71b4c4869a7

  10月24日,垣曲縣左家灣村第一書記趙波(右三)向村民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連日來,該縣農村115名第一書記深入田間地頭、産業基地、農家小院等地,向群眾廣泛宣傳十九大提出的脫貧攻堅、民生改善、綠色發展等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使廣大村民的思想和理念迅速統一到十九大精神上來,滿懷豪情走進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崔松良攝

  【編者按】 剛剛勝利閉幕的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吹響了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前進號角。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開啟新征程。十九大報告專門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再次部署,並提出奮鬥目標和明確路徑,為我們下一步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明瞭方向。奮戰在三晉大地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黨員幹部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位於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最前沿、服務群眾的第一線,他們在基層黨組織建設和脫貧攻堅中唱著主角,他們就是派駐在農村的“第一書記”。

  凝聚青春力量 決戰脫貧攻堅

  山西省委辦公廳派駐臨縣林家坪鎮楊家山村第一書記 薄曉江

  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並勉勵青年擔當使命、接力奮鬥,為廣大青年投身脫貧攻堅戰場指明前進方向、注入強大動力。作為一名年輕的第一書記,就是要自覺做十九大精神堅定的擁護者、實幹的奮進者和敢為的擔當者。

  自覺做堅定的擁護者,展現青年信念,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要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團結帶領全村19名黨員,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中央的聲音就是楊家山最強音。通過辦好農村講習所,在山莊窩鋪、田間地頭拓展學用十九大報告的廣度深度,打造政治可靠、信念堅定的新時代基層戰鬥堡壘。

  自覺做實幹的奮進者,展現青年作為,爭做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幹部。要把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與深化脫貧攻堅結合起來,推動種養産業發展。要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通過教育談心,激發雙手建設新家園的才智熱情。要入村入戶宣傳扶貧政策,督促落地見效,努力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要加強農村基礎公共設施改善,連通進村土橋,修復黨員活動中心,修建村民文化廣場,升級改造水、電、互聯網,切實提升村民滿意度和幸福感。

  自覺做敢為的擔當者,展現青年氣魄,將敢於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作為行動尺規。要把新時代的使命放在心上、把新時代的責任扛在肩上,勇於破除農村工作中的一切頑瘴痼疾。要在基層矛盾、阻力中發揮積極作用,同各種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問題的錯誤思想和行為作鬥爭。要做想做事、會做事、做成事、不出事的新時代青年,在脫貧攻堅戰中踐行青春諾言,才能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青年的殷殷期待和諄諄囑託!

  擔當作為 不辱使命

  山西省委統戰部派駐中陽縣武家莊鎮塔上村第一書記 何林運

  黨的十九大吹響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的號角,令人為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和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懷喝彩,也讓我有一種只爭朝夕、奮力作為的強烈願望。

  我們第一時間組織黨員群眾收聽收看了十九大盛況和習近平總書記作的報告,第一時間將學習輔導材料發到了“兩學一做”專題微信群。報告中特別講到了“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等內容,對做好服務人民和脫貧攻堅工作,具有極強指導意義。

  挂職兩年來,我真切地體會到,越到基層,越能深刻感受到黨中央大政方針政策帶來的深層次、根本性變革。農村群眾,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困難群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幫扶支持。我下鄉挂職的塔上村群眾,就享受到了産業、基建、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就業方方面面的幫扶政策,群眾對黨和國家信心很足、點讚不斷。

  最近,我們正在積極推進村集體經濟壯大、種植産業升級、鄉村生態環境整治和三基建設工程,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基層組織建設等內容,也正在一一落實。接下來,我們還要率先通過“大喇叭課堂”等多種形式向群眾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今年底,我們村要實現全部脫貧,不少一戶、不落一人,提前邁入小康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鍊年輕幹部。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在為人民服務、助力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中,在基層生動實踐、與困難群眾的一同創造中,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爭做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先鋒

  山西省直機關工委派駐五寨縣新寨鄉大劉家灣村第一書記 董浩

  黨中央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對“三農”工作作出了系統論述和綱領部署,符合農民意願,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必將極大地推動中國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富裕。此外,報告還特別提出了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是對我們在農村一線工作的同志莫大的關心和鼓舞,更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農村第一書記要努力爭做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先鋒。

  懂農業就要掌握農業政策。認真學習研究中央和省、市、縣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按照到村、到戶、到人逐一對接落實。主動協調督促有關部門,打通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特別是注重促進教育、衛生、民政三大類社會保障政策的落實。

  愛農村就要熱愛村黨支部書記崗位。要把夯實村黨組織同村脫貧有機結合起來,把村黨支部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要落實山西省委加強基層組織、基礎工作、基本能力建設的部署要求,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黨務公開制度,加強村級規範化管理,強化村組織活動場所的建設使用,提高村黨支部工作規範化、活動經常化、決策科學化水準。

  愛農民就要用真心做好幫扶工作。要與農民心心相印、與農民同甘共苦、與農民團結奮鬥。常到貧困戶家裏坐一坐,多了解他們的期盼和疾苦,滿懷熱情為他們排憂解難。要保持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保持同農民群眾的血肉聯繫,要與農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以幫扶工作精準度提升群眾的滿意度,以幹部幫扶責任感提升群眾的獲得感。

  砥礪奮進 打贏脫貧攻堅戰

  山西省政府辦公廳派駐左權縣麻田鎮澤城村第一書記 盧振燕

  十九大報告深刻全面,內容充實豐富,給我們指明瞭進一步發展的方向,特別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明瞭方向,令人倍感振奮、備受鼓舞、倍增信心。作為一名第一書記,要深入領會十九大精神,領會報告中關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新思想、新要求、新策略和新方法,情係困難群體,奉獻誠摯愛心,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把幫助他們穩定脫貧並實現退出作為首要任務。找準發展路子,落實扶貧項目,堅持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理念。真正紮根農村,始終同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及時向貧困戶宣傳十九大精神,宣傳最新的扶貧政策,了解他們的困難和想法,確保政策宣傳到位、幫扶到位,讓貧困人口切實享受到幫扶政策紅利。

  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認真解剖致貧原因,實地考察脫貧方法,精細設立脫貧項目,科學制定脫貧規劃,以戶為單位,精準開展産業項目幫扶,堅決反對搞數字脫貧、資料脫貧,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戶戶有産業,家家有項目”。今年以來,我幫扶澤城村落實扶貧資金1413.7萬元,扶貧産業50余項,惠及全村499戶1378人,涵蓋全部貧困戶213戶674人。

  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針對部分貧困戶存在“等、靠、要”思想,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等現象,狠抓農村致富帶頭人和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培養工作,實現致富帶頭人和農村黨組織帶頭人互相轉化,達到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激發群眾自身發展動力,實現共同脫貧致富的目的。

  新理念引領新變化

  山西醫科大學派駐右玉縣元堡子鎮西洲裏村第一書記馬春光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這是我們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是黨的十九大吹響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作為駐村幫扶的第一書記,我深有體會,感觸頗深。

  2015年8月,我成為一名第一書記,在西洲裏村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扶貧工作“六個精準”的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村情,提出了“大力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和黨員的黨員意識,提升村民對黨支部的信任度和滿意度,堅定黨群、幹群勠力同心決勝貧困的信心和決心”的黨建工作思路和“圍繞扶貧抓黨建,檢驗黨建看脫貧”的扶貧工作思路,努力用一組組翔實的數據,豐富西洲裏村脫貧成果的內涵。

  駐村幫扶兩年期間,所取得的成績固然令人欣慰,但仍需繼續努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通過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我深刻認識到脫貧攻堅關鍵是發揮好“精準”幫扶的作用,努力做到因地制宜、因貧施策。具體而言,就是需要駐村幹部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各級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因地制宜、不折不扣落實各項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措施;需要駐村幹部變陽光普照式的幫扶為靶向型配置,變大水漫灌式的扶貧為微滲型滴灌,變以往的不斷輸血為努力造血,變注重人均為側重人戶轉變,切實推動精準扶貧工作;需要駐村幹部通過一樁樁一件件具體、細緻、看得見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成績,讓西洲裏人民滿意。

  攻堅深度貧困 決勝全面小康

  山西省委組織部派駐永和縣閣底鄉陰德河村第一書記 曹旭東

  十九大報告中特別強調要“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貧困群眾的特殊關心,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黨中央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必勝信心和堅定決心,讓我深受鼓舞。當前,作為第一書記,推動深度貧困地區扶貧工作,啃下“硬骨頭”,打贏攻堅戰,使命光榮、任務艱巨。

  攻堅深度貧困,要有更明確的思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是做好當前扶貧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深度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但也有後發優勢。永和縣緊鄰黃河乾坤灣,陰德河村是黃河岸畔保存較完好的古村落,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利用好自然生態、風土人情等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就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渠道。

  攻堅深度貧困,要有超常規的舉措。“重點攻克”,是十九大對我們做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必須採取超常規舉措集中攻堅。要團結村“兩委”一班人,加大生態扶貧政策落實力度,努力在一個戰場打贏生態治理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結合旅遊發展謀劃易地搬遷,在靠近乾坤灣、紅軍東征紀念館等地建設集中安置點,同步解決搬遷後的生活保障問題;大力發展紅棗、香包手工製品等項目,推動産業扶貧到村到戶,堅持落實精準方略,攻克深度貧困難題。

  攻堅深度貧困,要有更堅定的行動。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作為第一書記,必須在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上下功夫,努力發掘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我們創新開展遵守村規民約、設立黨員先鋒崗示範帶動、開展“我脫貧、我光榮”宣傳等活動,引導大家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不忘初心 心繫人民

  山西省委辦公廳派駐臨縣林家坪鎮南圪垛村第一書記 詹江平

  在十九大報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現了200多次,鏗鏘有力,鼓舞人心,體現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心繫群眾”的情懷。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臨縣林家坪鎮南圪垛村地處黃土丘陵溝壑區,人多地少,且大多是坡地,曾經常常廣種薄收,靠天吃飯。駐村一年來,我始終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通過抓黨建、育産業、解民憂、完善公益設施等多項措施,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量身定制了脫貧計劃。如今,南圪垛村的村容村貌、黨員群眾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質的變化。不僅讓電商扶貧、成立造林合作社、勞務輸出三項舉措落地生根,還有紅棗經濟林提質增效、食用菌種植、光伏發電、紅色旅遊四大産業全覆蓋,村民生活有了很大起色。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明確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這些要求吹響了脫貧攻堅的集結號,發出了總攻令,也深深鼓舞了扶貧一線的幹部群眾。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群眾的內生動力得到激發,造血功能得到強化,才是“脫真貧、真脫貧”,才能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第一書記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落實精準方略,下足繡花功夫,堅持一切工作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堅決完成脫貧任務,帶領貧困地區群眾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咬定“真”字不放鬆

  潞安集團派駐壺關縣龍泉鎮西堡村第一書記 王焱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句話,讓我感到熱血沸騰,鬥志昂揚。從現在到2020年,只有短短三年時間,要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必須結合貧困地區的自身特點,下一番“繡花”苦功,摸清貧困之根、號準貧困之脈,在政策扶貧、産業扶貧、精神扶貧上做好“扶真貧、真扶貧”的好文章。

  首先,脫貧工作要以黨建工作為引領。我們村從過去“窮不思變”到現在“齊心思富”,就是因為樹立了扶貧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讓老百姓切身享受到了脫貧攻堅的好政策。其次,推進扶貧開發要有一個好思路。近年來,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帶領黨員群眾,利用村莊周圍溝壑叢生、遠近相宜、錯落有致的地貌特徵和旅遊專線穿村而過的優勢,推出了亮閃閃(光伏發電)、綠油油(油用牡丹育苗基地)、金燦燦(油葵觀光園)、香噴噴(榨油房)、甜蜜蜜(土蜂蜜廠)、家家樂(農家樂)六大産業,帶動了就近就業,搞活了田園經濟。再次,要以群眾路線革新脫貧觀念。近期,全村開展了一次“做好身邊事、喜迎十九大”集體義務活動。這既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需要,又是對村“兩委”執政能力的考驗,更是相信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的必然選擇,幹群共發力,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

  行百里者半九十。打贏脫貧攻堅戰,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深感脫貧摘帽還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下一步我將按照十九大部署,把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與深化脫貧攻堅結合起來,鞏固擴大脫貧攻堅成果,到2020年,一準讓全村640余名老百姓全部過上全面小康的好日子!(策劃:姚晉平 製圖:薛海鷗)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