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將為58個貧困縣新改建農村公路
原標題:山西將為58個貧困縣新改建農村公路
新華網太原11月1日電 “推進八大工程20項行動、發放扶貧小額貸款80億元以上、電商扶貧新增10個示範縣……”由山西省副省長郭迎光領辦,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田喜榮督辦的“精準扶貧”建議辦理情況顯示,2017年山西省政府出臺“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將全面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今後四年將投資485億元,為58個貧困縣新改建農村公路4萬公里。
今年,經山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確定,將山西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期間人大代表提出的7個方面18件建議作為今年重點辦理建議,由省政府5位副省長分別領辦,省人大常委會4位副主任按照分工對口督辦。
其中,由溫淑琴、白彥娥等代表提出的關於“精準扶貧”工作的建議入列其中。
根據《關於精準扶貧工作的建議落實情況》顯示,山西做了以下10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摸準窮根,分類扶持
今年山西完成了對2016年全省脫貧人口核查核準工作、建檔立卡系統外貧困人口摸底試點工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動態調整,建立了扶貧數據交換分析平臺,針對不同的扶貧對象,因貧施策,精準幫扶。
二是因地制宜開展工作
全力推進八大工程20項行動,把各項“三農”普惠政策、扶貧特惠政策和行業部門特惠政策精準落實到貧困村貧困戶。
根據山西省政府“一村一品一主體”産業扶貧實施意見,設立總規模21.6億元的扶貧週轉金和30億元的農業(扶貧)産業發展基金,開展“五有”産業帶貧機制。
建成村級光伏電站712座、地面集中電站18座,惠及2000個以上貧困村、7萬多貧困戶。
三是注重加強金融扶貧
推廣“政府支持、銀行投放、保險保障、實施主體使用、貧困戶承貸並獲益”的五位一體扶貧小額信貸模式,今年山西發放扶貧小額貸款80億元以上,惠及12萬以上的貧困人口。
四是加強勞動力轉移
今年省級安排1.8億元資金,專項支持6萬名農村貧困勞動力參加免費職業精準培訓,今年電商扶貧新增10個示範縣、11184個網點,覆蓋2500多個貧困村。天津、上海、江蘇等省市115家企業、58戶中央駐晉企業和省屬企業與58個貧困縣達成就業扶貧結對幫扶協議,提供崗位8.2萬個,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
五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省政府出臺《山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就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作了全面規劃。
省交通廳與11個市簽訂共建“四好農村路”協議,今後四年全省將投資485億元,為58個貧困縣新改建農村公路4萬公里,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14萬公里。
7月4日,省政府召開全省解決脫貧攻堅“三保障”突出問題電視電話會議,對解決“三保障”工作中擇校返貧、健康扶貧、危險土窯洞和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等問題進行安排部署。
9月8日,省政府第161次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關於加快推進貧困村提升工程的實施意見,重點解決水、電、路、網、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提升等。
六是整合資金,提升效益
省政府出臺《關於統籌整合使用財政資金實施精準扶貧的意見》,對中央安排的涉農資金和省市縣用於貧困縣的9大類、83項、100多億財政資金納入統籌整合使用範圍,同時將項目審批權下放到縣,解決資金投向固化、“碎片化”的問題。
七是解決脫貧攻堅中的形式主義,集中精力真扶貧
今年山西出臺了《關於堅決克服形式主義減輕基層負擔的意見》,提出了涉及統計、會議、發文等十個方面的具體舉措,確保基層把主要精力用在抓落實、務實效上。
八是加強宣傳引導,引導農民樹立自立自強意識
從思想教育、項目帶動、組織引導等方面多管齊下,精神幫扶、能力幫扶和物質幫扶有機結合。一方面建立完善正向激勵機制,樹立典型,形成示範效應,另一方面,深入開展“三基”建設,發揮致富帶頭人引領帶動作用。
九是把握趨勢,避免浪費
今年,省政府出臺《進一步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若干意見》《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的實施意見》,對“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基礎設施投資代價大的偏遠貧困村,採取易地扶貧搬遷、配套産業扶持的辦法,解決貧困群眾生存發展和穩定脫貧問題,對鰥寡孤獨的老人集中供養。
十是抓好貧困村黨建工作
根據省委《關於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中加強“三基建設”的意見》,山西紮實推進“並村簡幹提薪招才建制”,實施農村本土人才回歸工程。
調整配備貧困村黨組織書記343人,整改提高“基本稱職”273名。
每年倒排10%比例確定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進行集中整頓。
開展農村“領頭雁”培訓,鼓勵黨員領辦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特色産業等致富項目。
據山西省人大常委會有關人士透露,18件重點辦理建議全部辦結,代表提出的許多合理化建議及時轉化為政策措施,解決了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