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黨建文化 正文

朔州自我加壓促脫貧攻堅再戰再勝

發佈時間:2017-12-26 16:26:24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薛陽 | 責編:石麗敏

  山西日報訊(記者 喬明亮 袁兆輝)不定路線、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搞陪同。11月26日,朔州市委書記王安龐利用週末休息時間來到山陰縣,隨機走訪貧困戶和脫貧戶,在山陰縣吳馬營鄉西短川村,現場查看該村的幫扶臺賬、登記表冊等相關資料。目前,西短川村今年計劃脫貧的42戶、80人,已全部加入由合作社牽頭發展的中藥材種植和光伏扶貧項目。

  西短川村正是朔州市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僅在今年上半年,朔州市已落實幫扶資金4500多萬元,朔州市脫貧攻堅總投入達到6億多元,為2017年脫貧攻堅再戰再勝提供了堅實保障。在山西省定目標實現64個貧困村脫貧的基礎上,朔州自我加壓,確立今年82個貧困村、19193名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預計到年底可全面完成。

  朔州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堅持精準方略、下足“繡花”功夫,先後召開朔州市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工作會議、朔州市脫貧攻堅集體約談會、右玉縣脫貧攻堅綠色發展暨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建設推進會等會議,在扶貧中找問題,在推進中找差距。

  朔州市堅持領導責任、摘帽舉措、攻堅步驟、脫貧對象、穩定措施“五落實”,紮實推進落實山西省八大工程20項行動,通過突出抓好産業幫扶“五有”,深入開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等舉措,力促扶貧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朔州市還先後派駐機關幹部1.5萬餘人次走向基層、走進農戶,對155個貧困村以及有貧困人口的非貧困村實現大對接,形成了主要領導包村、工作隊員駐村、黨員幹部聯戶、第一書記協調、鄉鎮幹部指導、企業組織扶持的“六位一體”幫扶體系。

  朔州市緊緊瞄準建檔立卡貧困對象,把産業扶貧作為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長效手段,努力築牢脫貧根基。在實際工作中,朔州市按照朔城區城郊型農業、平魯區馬鈴薯基地、山陰縣奶牛養殖、應縣蔬菜種植銷售、懷仁縣肉羊育肥、右玉縣小雜糧種植等六大區域産業基地的定位,以企業、能人、合作社等為紐帶,與貧困縣、村、戶精準對接,著力構建形成大産業引領、大中企業輻射、合作社等微型組織帶動的産業發展新格局。在大中企業輻射上,目前朔州市已經形成農業産業化經濟組織1218家,銷售收入達到192億元,輻射帶動農民6萬人,其中貧困人口2萬人。在微型組織帶動上,朔州市通過發展村級合作社,形成百畝以上能人種植大戶1000多戶,輻射貧困戶3000多戶。全市基本形成了“大産業引領,小園區輻射、微組織帶動”的大小微聯動、長中短結合、産加銷一體的産業扶貧大格局。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