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楷書十位名家新抄《四庫全書》作品展開展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2018年1月1日至1月10日,山西省工藝美術協會為弘揚優秀古典文化、傳承文脈,在山西省文化館舉辦“全國公益行動•山西楷書十名家新抄《四庫全書》作品展”。向廣大愛好者、學者打開《四庫全書》曾束之高閣的面紗,使《四庫全書》文化內涵和文脈正源走入千家萬戶,意在倡導讀書,普及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保存延續文脈。
據悉,為了弘揚中華文化、傳承書法技藝,深刻挖掘古人智慧和結晶,根據全國公益行動《新抄四庫全書》工程,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組織開展《新抄四庫全書》中對應工藝美術文化方面的卷冊重抄組織工作。2017年9月,山西省工藝美術協會積極響應並組織山西省10名書法家參與山西省《新抄四庫全書》首批抄錄工作,他們分別是馬治龍、王愛香、李永剛、李思鳴、張文生、周明、武韜、單旭陽、趙旭紅、董國斌。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子部•呂氏春秋卷》、《子部十•呂氏春秋卷》、《子部•呂氏春秋卷五》、《子部•子部•呂氏春秋卷八》、《呂氏春秋卷十》、《子部•呂氏春秋卷十三》、《集部三•後山詩注》、《集部後•山詩注卷三》、《集部•後山詩注卷五》、《集部•後山詩注卷七》共10部古書籍,近200000字的抄錄工作。此次抄錄既是立足於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在民眾中倡導、樹立學習先賢經典,加強道德文化修養,啟發民智,激發愛國主義精神的一次大型全國公益性的文化活動,更是提升行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
《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部叢書,可稱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成之作,《四庫全書》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珍貴文化遺産,也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精神財富。叢書分經、史、子、集底部,故名四庫,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于清乾隆時期耗時十三年編成。其手抄本分了7部,分別於北四閣和南四閣珍藏,歷經200多年現存3套半於世。(供稿 山西省工藝美術協會 高美娟 編輯 薛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