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藥品要有經典不斷檔
近日,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佈了山西省列入或調出低價藥品清單的藥品名單,其中列入藥品66種,調出藥品17種。
提及藥價,總有一種抱怨:一些療效好價格低的家庭常備藥,近年來卻難覓其蹤。究其原因,顯然是由於沒有利潤空間。從原料供應商到生産企業,再到銷售終端醫院、藥店,都因缺乏利潤而失去生産銷售廉價藥的動力。而越來越多高價藥的出現,也從各個環節擠壓著低價藥的生存市場。
如何保證低價藥的供應不斷檔?必須從根本上提高低價藥品生産企業的生産積極性,並做到根據市場需求有序生産,在數量、品質上進行監督管控,同時對那些通過改變劑型、規格等轉換而成的“新藥”嚴格審查,避免其隨意搖身變為高價藥上市。毫無疑問,要讓更多經典低價藥保質保量回歸到百姓藥箱,還需要更多醫改“組合拳”來發揮作用。(本欄撰稿 王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