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萬名幹部大調研:踐行新思想鍛造硬作風展現新作為

發佈時間:2018-01-03 08:49:14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薛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踐行新思想 鍛造硬作風 展現新作為——省市縣三級萬名幹部深入基層大調研活動綜述

  適應新時代,展現新作為。

  入冬以來,作為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重大舉措、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重要指示精神的實踐行動,山西省省市縣三級萬名幹部深入一線,弘揚理論聯繫實際作風,結合自身職責和正在做的事情,摸實情、解難題、理思路、謀發展,針對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展開熱火朝天的大調研活動。

  從2017年11月5日到12月25日,由山西省委常委和省級領導同志帶頭,山西省幹部真正動了起來、沉了下去,各級幹部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注重方式方法創新,做到了宣講工作與深入調研相結合、解決當下問題與謀劃來年工作相結合、省內調研與省外對標相結合、深入一線與對接國家部委相結合、糾“四風”轉作風與辦實事解難題相結合等“五個結合”,取得了“四個一批”成效,即拿出了一批高品質調研成果、破解了一批發展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具體問題、形成了一批推進各方面工作的硬舉措。

  總體看,這次大調研部署週密、啟動迅速、領導帶頭、督導有力、作風紮實、氛圍濃厚,為轉變作風、謀劃今年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達到預期成效。

  “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親自摸清吃透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家寶。”“要一心一意為老百姓做事,心裏裝著困難群眾,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貧困地區走一走,常到貧困戶家裏坐一坐,常同困難群眾聊一聊,多了解困難群眾的期盼,多解決困難群眾的問題,滿懷熱情為困難群眾辦事。”這些重要論述,為各級領導幹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開展調查研究指明瞭方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山西省委主要領導翻山越嶺深入脫貧攻堅一線,坐炕頭、看圈舍,踏著夜色走訪貧困戶,向群眾面對面宣講十九大精神;奔赴施工現場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分析破解城鄉居民收入難題;為提升環境、優化政策深入細緻考察調研。山西省領導親自領題、親自上手、親力親為,為此次大調研活動發揮了積極示範導向作用。為確保大調研取得成效,山西省委成立大調研督導小組,建立了工作聯繫、督導檢查、跟蹤服務、信息報送等制度。

  “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如何與北京家政服務市場有效對接?已經走出大山的“呂梁山護工”在京生活工作怎麼樣?如何提高勞務水準?帶著這些問題,呂梁市主要領導在北京就進一步強化“呂梁山護工”培訓對接工作,努力提高勞務輸出水準進行專題調研。朔州市主要領導前往平魯區調研,不打招呼、不預安排方案和檢查點,隨機深入鳳凰城鎮安架山村、六百戶村,暗訪督查脫貧攻堅成效。山西省總工會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問卷、座談交流等形式進行了深入調研,發放調查問卷146份,收回企業書面意見建議97份,了解到部分企業對惠企政策知曉度不高,部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部分企業發展急需的適用型、效益型科技人才短缺,部分企業科技創新支撐能力不足等實際情況。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在這次大調研活動中,幹部不受虛言、不興偽事,令基層群眾感受頗深。昔陽縣大寨鎮水泉村農戶趙喜棠説:“把家底搞清楚,才能想出應對的法子。對家裏是這,對一個村、一個縣也是一樣。最近很多幹部來我們這裡搞調查,問得細、問得對點子,實實在在問的全是有啥困難,有啥問題。”

  提高政治站位,切實糾正“四風”,幹部作風明顯轉變

  大調研期間,山西省委召開常委會議,傳達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進一步糾正“四風”、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指示。明確要求要把進一步糾正“四風”特別是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與正在推進的重大工作結合起來,與深入開展萬名幹部大調研結合起來,推動2017年目標任務的完成和對2018年工作的科學謀劃。

  山西省委常委會專題學習“紅船精神”,在山西省11.5萬個黨支部普遍開展弘揚“紅船精神”主題黨日活動。為了做足脫貧“成色”,山西省委聚焦資金項目、政策落地、領導責任和幹部作風,在山西省開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實行省級督導、市級互查、縣級自查,山西省級督導已發現942個問題並制定整改清單。山西省委組織部統籌省市縣組織部門組成9個調研組,召開座談會53次,形成了加強幹部隊伍能力和作風建設的19條舉措。

  山西省人大常委會6位副主任圍繞8個課題,與870余人進行了座談,發放調查問卷600余份,實地參觀基層一線點位138個。調研中,各個調研組堅決貫徹群眾路線,不論是帶隊的省級領導,還是參與的廳級、處級幹部,零距離接觸群眾和基層幹部,不拘泥于場地形式,沒有人數限制,有的座談會開在農村廣場上、有的開在工廠車間裏、有的開在基層站所、有的開在百姓家中,和大家拉家常,鼓勵大家講真話、講心裏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山西省各級幹部在調查研究中,不僅“身入”基層,更“心到”基層。山西省農業廳機關幹部組成17個調研組,深入57個縣、76個村(社區)、92個龍頭企業、86個新型經營主體,實地查看村級組織陣地,詳細了解養殖場現狀及經營、扶持資金使用、養殖技術要點及經濟效益等問題,幫助企業、農戶解決問題。山西省安監局針對2017年以來我省煤礦、建築和冶金機械等重點行業領域事故多發頻發,安全生産隱患和問題仍然大量存在的情況,組成調研組赴朔州深入建築工地、煤礦井下工作面,對安全生産工作進行現場檢查,要求各級各部門各企業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進一步增強做好安全生産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山西農業大學主要領導在和順縣牛川鄉呂家溝村、下松溝村調研時,走訪慰問貧困戶,看望派駐牛川鄉的第一書記和鄉鎮挂職幹部,還與對口幫扶的村莊達成了幫助銷售10萬元農産品的幫扶意向,併為貧困戶們送去了30噸的牛飼料和處級幹部捐贈的1.78萬元慰問金。

  蒲縣太林鄉河底村貧困戶李建平説:“這次縣鄉領導幹部來我們村參加脫貧攻堅大調研、大起底、大會診、大會戰活動,現場研究制定村裏及貧困戶發展産業措施辦法。會議會風樸實、內容務實,氣氛熱烈。我算看出來了,幹部都是辦實事的,是真心為我們貧困戶著想。”

  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找準短板弱項,解決實際問題

  馬克思説,“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也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這次全省萬名幹部大調研,就是要摸透各地實際情況,找準問題矛盾,提出對工作有重要指導作用的分析對策。

  當前山西改革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在2017年轉型發展取得重要突破的基礎上,省委提出建設“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範區”,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分別制定了行動方案,明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抓手和在全國經濟格局中的新定位。山西省委聚焦“三大目標定位”19個重點問題,由山西省領導領銜調研。山西省委主要領導連續住村入企,以問題導向召開9次座談會和現場會,將2018年確定為“轉型項目建設年”,提出進一步擴大技改投入等7項量化指標和8項支撐舉措。

  太原市以大調研活動為載體,動員各方面力量和資源,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進産業項目建設,切實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截至2017年12月10日,太原市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開展121項重點課題研究,累計調研天數2.3萬餘天,形成調研成果1890余個,為建設文明開放富裕美麗太原提供了有力支撐。山西省環保廳班子成員帶隊深入60余個縣150余家企業,現場辦公、現場落實,解決了煤改電煤改氣、散亂污企業治理、污水廠達標等方面的難題30余個。省林業廳以“右玉精神”助推右玉轉型發展,研究推出支持右玉率先啟動集體林權託管試點等舉措。革命老區武鄉縣34名縣級領導幹部走訪基層黨員幹部814人,幫助解決問題625個。

  問題導向的核心目標是解決問題。朔州市平魯、山陰、右玉部分山區,地表水稀少,地下水開採難度大,長期以來解決吃水就是打旱井、修水池,靠天吃水。山西省萬名幹部大調研活動啟動以來,省水利廳調研組深入一線了解當地農村吃水情況、工程建設情況,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並就當地吃水問題提出規劃,決定投入資金解決晉西北7.18萬人的吃水和農業灌溉問題。

  旅遊公路是打造三大旅遊板塊的重要支撐,但2017年因融資政策的變化,原先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推進建設的方式已行不通,包括旅遊公路在內的“四好農村路”建設面臨諸多困難。為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山西省交通運輸廳主要領導把這個問題作為調研攻堅的主要內容,多次就政策層面主動與國家審計署駐太原特派辦、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等單位溝通協調,在省級層面與國家開發銀行山西省分行進行對接,努力開闢運用PPP模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新途徑。

  晉城市農業委員會的李萌説:“山西省萬名幹部大調研活動十分有意義,經常看到身邊的幹部們真正撲下身子、沉到一線,積極開展基層調研,在其中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的辦法,幹部們形成的調研成果對幹好本職工作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山西日報記者 陳俊琦)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