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産這樣成為網紅
生産者發愁沒銷路,消費者發愁沒好貨,如果能解決二者的痛點需求,無疑捕捉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機。2017年已經結束,山西電商們津津樂道的故事是,借助電商平臺的專業化運作,將山西名優特産成功推向了廣闊市場,使其成為銷售火爆的網紅産品,成為新零售時代的經典案例。
互聯網+能量驚人
“互聯網+農産品爆發出來的能量驚人。”胡志成,笑容燦爛,雖然還像個大學生,其實他步入社會已有五六年時間。小胡所在的企業是山西微淘電子商務公司,一家專注于農産品的電商,企業年銷售額已達到1500萬元。
小胡説,2011年冬天,他還在太原讀大四,偶然看到臨縣紅棗滯銷的新聞,發了一條臨縣紅棗滯銷微博,並@了包括賈樟柯的山西籍大 V, 意想不到的是帖子轉發特別快,最後形成轟動效應。“淘寶訂單飛快上漲,電話被打爆尋求如何大批量買棗。訂單總共接了7天,網絡零售紅棗大約100噸。這個數字著實嚇了我們一跳,同時也在心中種下了一個種子,農産品電商+新媒體行銷是趨勢,大有可為。”
有這樣經歷的小胡,畢業後成為了一名電商,專注做棗系列産品,同時還優選山西特色農産品,繼續依靠電商平臺爆賣的神奇經歷。“臨縣紅棗2000噸,呂梁核桃100噸,嵐縣土豆300噸,神池南瓜300噸,胡蘿蔔150噸,臨汾蔥頭100噸,吉縣蘋果100噸……這些通過電商零售銷售出去的,累計購買用戶數近100萬人。我們在留意下一個爆款産品!”小胡説。
全面擁抱互聯網
挖掘爆款産品幾乎是電商們的一致目標。李興,京東山西農特産館負責人,他這樣認識山西市場:“山西有好酒、好醋、好餅、好肉、好果、好米,有穀子、蕎麥、燕麥等11種優質小雜糧,被稱為‘小雜糧王國’。我們的目標就是,搶佔制高點,通過精心策劃,把‘晉貨’推向大市場。”
李興還興致勃勃地介紹了幾個成功案例。“神池戰國月餅是神池縣的特産食品,為了提升神池縣當地月餅産品的銷量,京東山西農特産館策劃了戰國月餅網上行活動。月餅上架行銷後,已經是臨近中秋節第一天,銷量當天突破了100單。9月份戰國月餅成交近5000多盒,交易金額30萬元左右。”10月24日,興縣山花爛漫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借助京東商城電商平臺策劃了“興米來了”線上行銷活動,2小時共銷售小米11000份,合計22噸“山花爛漫”牌旱地小米,並且通過電商行銷,讓全國數萬消費者了解了興縣小米的特點及優勢。
李興這樣總結説,傳統企業即使擁有再多的優勢,如不適應電商主動升級,就無法實現更快更好發展,甚至會被淘汰出局。而借助“互聯網+”,則可以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全面宣傳推介山西品牌,推動名優特産品上行,著力解決“有量無市,有市無價”的問題。
電商平臺的大産業
在新零售時代,線上線下齊發力成為電商們的共識,在開發晉貨時,電商們也不例外,其中不乏做大的企業,樂村淘就是其中一家。
樂村淘聚焦三農,根據農村定制化的模式,更接地氣,在全國建立了85000個村級體驗店。為解決農村信息不暢、物流不暢導致農産品滯銷的問題,開設樂村淘特色館。樂村淘特色館從2015年9月上線至今,全國已經有380個縣成功開館,農特産品上行銷量顯著,通過樂村淘特色館優先銷售貧困縣農特産品,如臨縣紅棗、武鄉小米、中陽核桃、繁峙大杏、嵐縣土豆、靜樂土雞蛋、山東地瓜、廣東荔枝、金鄉大蒜等等,上千種山西農産品通過樂村淘走向了全國。
樂村淘市場總監雷斌舉了這樣幾個例子:運城市通過樂村淘平臺向廣西出售1.5萬公斤蘋果,擴展了蘋果的銷售渠道;山西原平、隰縣幾千噸酥梨積壓,通過樂村淘平臺,所有的酥梨不到3天全部被預定;臨縣紅棗賣不上好價錢,滯銷情況嚴重,通過樂村淘,在短短一個月就銷售了900多萬元;樂村淘舉辦首屆“6月6日農民節”——農民網上大趕集活動,銷售特色農産品、大宗農作物以及手工藝品7687萬餘元……
優質産品才能勝出
設計包裝、行銷策劃、打造品牌、賣出價錢,對於電商來説,這些都輕車熟路。在網購普及的今天,優質的特色産品才能獲得消費者的真正認可,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爆款。
趙中康,來自萬柏林區的社區電商。他所在的企業是山西慧眾迅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從事社區電商服務,目前在太原市設立了37個社區服務終端,企業2016年的商品銷售額達6700余萬元。
趙中康分享經驗説:“按照數據分析,社區終端所銷售的商品集中在日常生鮮分類和品牌優質商品兩大類。他舉例説,今年前10個月,雞蛋銷量達20萬公斤,土豆銷量達75萬公斤。另外,居民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遠遠高於我們國家所制定的強制標準。品質成為社區商品供應的首選。在慧生活社區終端裏,婁煩的土豆、陽曲的小米和玉米、靜樂的莜面、運城坡上的蘋果、晉南的麵粉等都是暢銷商品。”
嚴格挑選優質産品也成為未來電商的一個趨勢。山西老鄉嚴選是我市另一家涉足電商的企業。該企業提出“嚴選山西名品,特供全球老鄉”口號,一款新品上架前,“老鄉嚴選”都會邀請分佈于全國各地的千名嚴選團成員親身試用、真實反饋。2017年7月,運城絳縣的青皮核桃成熟。“老鄉嚴選”走進絳縣6個貧困村,團隊實地體驗,與中國郵政攜手,不到10天幫助當地老鄉義賣青皮核桃1萬多單,累計25000公斤。溝門前碗團單日售出1000份;賈字菜刀,數次補貨均一上架就被秒殺……(太原晚報記者 賈尚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