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鐵的紀律護航脫貧攻堅
近年來,山西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一個指引、兩手硬”思路和要求,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敗鬥爭形成壓倒性態勢,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為之一變,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明顯成效。
2017年,山西省立足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開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查處了一大批典型案件,為遏制扶貧領域腐敗,確保扶貧工作有序健康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山西省政協委員、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李駿虎在永和縣采風時,真真切切地看到了這項工作的成效和給老百姓帶來的實惠。
“前些年我要寫一部關於紅軍東征的小説,便常去永和縣,到一些偏遠村莊時,發現當地農民雖然種植了紅棗和核桃,卻因交通不便銷售不出去。近幾年,我省開展幹部駐村精準幫扶,助力永和縣實現了‘脫貧摘帽、全面小康’,我覺得,這離不開紀檢機關對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重點督辦督查、公開曝光等工作,讓每一分扶貧資金真正用到了貧困鄉村、貧困群眾身上。”李駿虎説。
群眾利益無小事。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將監督的觸角延伸到基層,不僅讓群眾增加了反腐成效的獲得感,而且使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山西省人大代表、方山縣馬坊鎮西溝村黨支部書記楊保平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讓農村生活環境有了較大改觀。然而,有一部分農村幹部難以抵制利益的誘惑,開始動心眼、起歪念,甚至會出現與民爭利的現象。縣級紀委從嚴從重處置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行為,開展扶貧領域專項監督檢查、宣傳廉政文化和規範村務運行程式,有效地遏制了歪風邪氣。”
楊保平認為,這不僅在基層幹部當中産生了較大的震懾作用,促進了幹部工作作風持續好轉,還贏得了群眾的高度認可,黨和政府的形象和群眾滿意度均有了明顯提升。(山西日報記者 閆書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