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農信社改制化險成果受關注
山西日報訊 2月26日,2018年山西銀行業首場新聞發佈會在太原舉行,長治市農信社改制化險成果受到關注。據了解,自2011年啟動農信社改制以來,長治市13家農合機構中已有11家農信社成功改制為農商行,1家獲准籌建,1家待批籌。6家農信社通過改制摘掉高風險社的“帽子”。
長治銀監分局局長宋成華介紹,通過改制,長治市農信社實現了發展、化險“雙豐收”。截至目前,長治市農合機構吸收資本金62億元,處置消化不良資産87億元;資産規模由2010年的378億元增加到2017年末的1004億元,佔長治市銀行業資産比重由25%上升到33.9%。2017年末,11家農商行上繳稅收5億元,是改制前的10倍,2016年6家農商行監管評級為二級。
農信社改制是防控金融風險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改制中,長治市創新模式,探索出“一帶一”同步改、“好幫差”掛鉤改、“共贏式”互補改、“多幫一”聯助改等4種改制模式,多措並舉推進風險化解,推動平順、壺關、沁縣聯社等高風險社實現風險化解和順利改制。在改制後,長治銀監分局通過引導農商行明確支農支小市場定位、引入德國微貸技術等,實現戰略、産品、服務、機制等轉型,推動農合機構走上了良性發展軌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