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精品展 感受交口匠人的指尖魅力
非物質文化精品展覽是元宵節期間為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由交口縣文化局主辦、縣文聯協辦,精心布設的一個對外宣傳、展示的窗口和平臺,目的是為了挖掘、傳承和弘揚民間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帶動和推進交口縣文化産業的發展。
此次展廳主要展出由交口縣民間藝人創作的面塑、剪紙、絲繡、根雕、山核桃工藝等作品共計200余件,集交口民間藝術之精品,涵特色文化之神韻。通過這種民間藝術精品展示,進一步加快交口縣文化産業的發展步伐,藏魂納靈之民間藝術品必將成為交口特色文化建設中的絢麗奇葩。
面塑,俗稱面花,禮饅,花糕,捏面人。它以白麵為主料,用手和簡單的工具經捏、搓、揉、掀、點、切、刻、劃等手法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造型精美的各種面塑展品以紮根於民間,與百姓的生活緊密相連,濃郁的地方韻味,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絲繡作品有人物、山水、鳥獸、花卉四大系列,涵蓋裝飾畫、家居飾品、小挂件等十余個品種。這些作品曾在2010年呂梁市年俗文化節獲銀獎,在2011年山西省農博會獲金獎。
根雕藝術源遠流長,根雕,以根為身,以意為魂,以靈為本,每一件精美的作品,都凝聚著自然的造化與藝術的智慧,是天人合一的結晶。以景文鬱、文玉貴、王伯秀、王梅光等為代表的一批作者,他們酷愛根藝,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其作品各具藝術特色。
山核桃工藝品均採用野生山核桃為原料,經潔凈、分類、切片、棄仁、打磨、粘接、油浸、拋光等18道工序純手工特製而成。這些工藝品天生麗質,地賦神韻,製作風格古樸雅致,花紋自然優美,自然的鏤空效果與獨具匠心的設計給人以渾然天成之感,凸顯其雍容華貴、古樸典雅之品質。主要作品有寶鼎、茶桌凳、各種賞瓶、梅瓶、擺件等作品,創意獨特、典雅不俗、天然環保,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和收藏紀念價值。
民間剪紙來源於生活,剪紙藝人在汲取了大量的藝術精華後與現在手法有機地結合,以不同的天資稟賦,生活經歷、藝術修養、審美追求、形成的一幅幅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的精美剪紙作品,寄託著人們憧憬未來的美好嚮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一支鉛筆,一把大剪刀、一支小刻刀,一張紙,在剪紙創作者靈巧的手間翻轉,片刻功夫幻化出一片新天地,充分展現出藝人的剪紙技藝。
近年來,在交口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交口縣民間藝術的傳承、保護和弘揚取得了長足發展,資源優勢正逐步轉化為産業優勢。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和民間藝術,正在轉型發展的經濟大潮中向産業化、商品化躍進,實施“文化活縣”戰略取得了初步成果。(陳玲容 郭俊秀 王永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