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教育局: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
原標題: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
重點規範民辦教育、著力破解課外"負擔重"問題、提升義務教育辦學品質、提高教師專業水準……今年,太原市教育局將在群眾關注、社會關切的熱點領域發力,推進教育公平,發展素質教育。未來太原的教育將更多地向內涵發展和品質提升傾斜,將更多的學校辦成更多的優質學校,讓優質教育資源覆蓋更多的地區、更多的學生。
新改擴建公辦園20所
今年,太原市將大力實施《太原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0所,著力解決“公辦園少”的問題;設立普惠幼兒園建設專項資金1000萬元,支持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性民辦園,使普惠性幼兒園和普惠園在園幼兒比例達到80%,著力解決“民辦園貴”的問題;出臺《太原市學前兒童看護點建設的有關規定》,對無證園進行清理規範,著力解決“無證園多”的問題。
12項計劃推進“均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的最新部署,教育工作的任務就是要全面振興鄉村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太原市重點抓“均衡”,將設立3000萬元專項資金,實施“配建學校‘交鑰匙’計劃”“標準化寄宿制學校建設計劃”“初中辦學水準整體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特色學校創建計劃”等12項計劃(工程),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整體提升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品質。
實施航天科普創新教育工程
今年將完成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評估驗收,並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
同時,將以進山中學創建航天教育基地學校為抓手,與中國航天科技國防交流中心合作,實施航天科普創新教育工程,帶動普通高中學校多元特色發展。今年將為進山中學投入1076萬元,建成航天教室,開發航天特色課程,實現初高中貫通式培養,依靠岢嵐衛星發射基地,瞄準航天系統七所高校,為真正喜歡航天事業的孩子開闢新的成才路徑。
重點規範民辦教育
今年,太原市教育局還將重點規範民辦教育,研究出臺太原市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設置指導標準,探索建立民辦學校信用體系建設和規範管理新機制。加大非法辦學機構查處力度,著力破解課外“負擔重”問題。
前不久,太原市35所民辦初中聯合發佈聲明,11所民辦培訓學校簽署了倡議書,29所民辦小學作出公開承諾。讓民辦教育有序健康發展,太原市教育局將加大監管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
力爭五中、成成中學新校今秋使用
今年,太原市教育局會加快太原五中、成成中學、一外、二外、十二中等新校建設工程。完成太原五中、成成中學15.6萬平方米校捨得建設任務,力爭今年秋季具備使用條件。完成綜合實踐基地的建設和配套工程,3月26日投入使用。
同時,還將實施教育惠民項目。繼續實施82所中小學校體育運動場地塑膠化改造工程。推進164所農村學校、幼兒園旱廁無害化改造工程。繼續實施小學生放學後免費託管服務,將實施範圍擴大至10縣(市、區),解決“三點半難題”。繼續對公辦普通高中學校高三學生進行免費輔導。投入830萬,為全市41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投綜合保險。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實現教育高品質發展,關鍵靠教師。黨的十九大報告從師德、專業化發展和尊師重教三個方面,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行了系統部署。2018年,太原市教育局將實施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攻堅行動,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太原市教育局將高標準實施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作的“學校內涵提升工程”,對讓她市校(園)長、學科教師、班主任、教研員和教育行政管理幹部培訓進行系統培訓,全面提升幹部教師能力素質。組織開展中小學(幼兒園)、職業院校教師“成長杯”新課堂教學團體競賽,組織落實2018年“國培計劃”,完成鄉村教師教育教學綜合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太原市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專業水準和創新能力。
著力破解課外“負擔重”問題
近年來,一些面向中小學生舉辦的校外培訓機構開展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規律,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造成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社會反響強烈。3月16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答記者問時概括:學生痛恨、家長無奈、機構賺錢。為了利益,野蠻生長,違背教育規律,提前搶跑學習,嚴重干擾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增加了家長的群體焦慮。
對此,太原市教育局將制定措施,多管齊下,疏堵結合,有效破解“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這一非補不可的“民生短板”。探索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和聯合監管機制,依法依規查處違背教育規律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使合法規範的校外培訓機構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擾者和攪局者。(太原晚報記者張曉麗 責編:俞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