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利稅增量增幅創五年來最好水準
山西日報訊(記者 冷雪)聚焦主業、優化資源配置,加大改革和創新力度,山西焦煤經濟效益呈現出增長與品質、結構、效益相得益彰的局面。2017年,企業利稅增量增幅創5年來最好水準:煤炭主營收入大幅增長,實現511億元,同比增加226億元,增幅79%;企業實現利潤26億元,同比增幅近9倍;稅費151億元,同比增幅81%,為省屬企業稅費第一。
亮眼的經濟指標來自一系列重大政策效益疊加,來自企業迎難而上、砥礪前行、開拓進取的不懈努力。面對經濟發展中結構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山西焦煤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將改革向縱深推進。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山西焦煤推動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2016年至2017年,企業關閉退出8座礦井,退出落後産能580萬噸/年,佔山西省壓減量的12.6%,同期妥善安置職工5507人。
退出落後産能的同時,山西焦煤改造升級傳統産業,加快現代化先進礦井建設和現有礦井先進化升級改造,將先進産能提升至62%。企業積極發揮科技創新驅動作用,制定18大項117個子課題重大技術攻關項目,設立重大項目專項獎補基金6.1億元。目前,企業焦化板塊提級改造全部完成,實現達標運行,到3月底,所有燃煤電廠也將全部實現超低排放運行。
緊緊抓住改革“窗口期”,山西焦煤確定了“1+N”改革體系,著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其中27項改革任務已破土動工。當前,山西焦煤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在企業分離辦社會、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43個試點單位推行契約化管理,成效顯著。
2017年,山西焦煤積極打好“金融牌”,實現資源資産化、資本化、證券化全面提速,落實“降低杠桿率”改革措施,凈資産負債率顯著下降,成為山西省煤炭大集團第一個將企業資産負債率下降為75%的企業。
企業財務部副部長曹寶璽告訴記者,“山西焦煤在年度內基金落地118億元,這既是省內首只、全國第4隻落地的基金,也是全國煤炭行業落地金額最大的一隻基金。”
2017年,山西焦煤一方面高標準穩步推動外採資源增量,一方面全面推廣“煤焦在線”電商平臺,逐步實現集團産品銷售全覆蓋。截至目前,企業已與山西省內7家煉焦煤生産加工企業簽訂了外採統銷合作協議,全年可供資源513萬噸;與20戶戰略用戶簽訂長協,合同量佔到煉焦煤總供給量的85%,長協合同兌現率達92%以上。
“山西焦煤堅定地將企業發展目標鎖定為‘打造全球最大的煉焦煤供應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武華太的一句話道出企業構築核心競爭力,發揮排頭兵作用,向高品質發展邁進的堅定決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