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農業現代化進程明顯加快
原標題:我省農業現代化進程明顯加快
3月28日,太原晚報記者從山西省統計局了解到,三次農業普查結果顯示,近年來山西省農業生産經營向規模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涌現,農業機械化水準穩步提升,農田水利設施持續改善,設施農業快速發展。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涌現
2006年以來,山西省耕地流轉規模不斷加大,經濟發展日趨活躍,農業經營單位等新型經營主體大量涌現。2016年末,山西省規模農業經營戶6.1萬戶;農業經營單位4.2萬個,比十年前增長8.4倍,明顯高於全國4.2倍的增幅。農業經營單位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農民合作社數量大幅度增加。農民專業合作社從無到有,快速發展,提高了農業生産經營的組織化程度。2016年末,山西省以農業生産經營或服務為主的農民合作社數量達2.8萬個,佔農業經營單位的67.6%,明顯高出全國44.6%的平均水準。
伴隨農業生産經營單位等新型經營主體數量的增加,適度規模經營穩步推進。2016年山西省規模農業經營戶和農業生産經營單位實際耕種的耕地面積佔到山西省實際耕種耕地面積的10.5%;規模農業經營戶和農業生産經營單位的生豬和禽類存欄量分別佔到山西省的77.1%和91.8%,明顯高於全國62.9%和73.9%的平均水準。
農業機械化水準提升
近年來,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等多項政策扶持下,山西省農業機械裝備水準不斷提升,極大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産率。2016年末,山西省拖拉機42.6萬台,比十年前增長12.1%。由於農業機械的大量使用,農作物的機械化水準不斷提升。2016年,山西省兩大主糧作物中,小麥的機械化耕收程度最高,其機耕、機播和機收的比重分別達到了98.5%、97.1%和95.8%。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投資力度,山西省農田水利條件明顯改善,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2016年末,山西省調查村中能夠正常使用的機電井8.2萬眼,排灌站1.6萬個,能夠使用的灌溉用水塘和水庫4019個。農田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使得山西省灌溉耕地面積不斷增加。2016年,山西省灌溉耕地面積佔到實際耕種耕地面積的35.3%,比十年前提高11.7個百分點。有噴灌、滴灌、滲灌設施的耕地佔能灌溉耕地面積的7.5%。從灌溉用水源看,主要使用地表水的佔33.2%,主要使用地下水的佔66.8%。
此外,隨著農業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設施農業技術的逐漸成熟和城鄉居民生活需求的增加,山西省設施農業快速發展。2016年末,山西省溫室佔地面積10.7千公頃,比十年前增長4.6倍,高於全國3.1倍的增長水準;大棚佔地面積16.8千公頃,增長1.9倍,同樣高於全國1.1倍的增長水準。(太原晚報記者賀娟芳 責編:俞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