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環境改善 太原市2017年成績斐然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路鵬程):過去一年,太原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向改革開放要動力,向創新驅動要活力,向轉型升級要競爭力,奮力實現“兩個走在前列”,較好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經濟運行持續穩定增長。2017年太原市完成地區生産總值3382.18億元,增長7.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31.23億元,增長9.0%;固定資産投資964.86億元,增長6.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1.85億元,增長10.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67.82億元,增長6.1%;外貿進出口總額915.25億元,增長4.1%;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69元,增長6.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95元,增長6.9%。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果。2017年太原市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工業強市步伐。江鈴重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太鋼碳纖維二期、陽煤太化新材料、太重地鐵盾構機製造等相繼投産,富士康手機智慧製造和全球維修持續發力,産值突破700億元。加快發展現代都市農業,調整種植結構,優化養殖佈局,培育九牛、寶迪等12家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陽光城洲際、富力鉑爾曼等五星級酒店、傳化智慧物流、華宇百花谷綜合體等相繼運營,華潤萬象城、新城吾悅商業、中海、信達超高層商務樓宇建設進展順利。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增強。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不斷提升。東中環北延、新店街、北沙河、玉門河等八河道路快速化改造,迎澤大街下穿火車站、雙塔南路、東峰路北延等110余條、200余公里城市道路改造建設全面推進。地鐵2號線完成10個車站主體結構,1號、3號線前期工作順利。高鐵南站、太原站東廣場改造啟動。完成26個城中村50多個棚戶區總計1000余萬平方米拆遷,濱河東西路、龍城大街、陽興大道等綜合整治、綠化提升成效明顯。晉源東區地下綜合管廊、餐廚垃圾處理、晉陽污水處理投入運行。交通秩序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環境品質改善邁出新步伐。太原市持續推進集中供熱全覆蓋,2017年新增供熱面積3300萬平方米。“煤改電”“煤改氣”完成11.6萬戶,市區嚴格禁煤。關停一電廠,取締整治散亂污企業。淘汰老舊機動車、黃標車5000輛。實行領導包聯責任制,“秋冬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成效明顯,空氣品質指數同比下降28.7%,PM2.5濃度均值同比下降33.1%,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75%。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八河治理,雨污分流、河道復清、兩岸增綠、城市整治協同推進。汾河三期水利主體工程完成。南寒體育公園、昌寧公園等建成開放,晉陽湖景區、太原植物園建設和迎澤公園改造進展順利。全市共實施綠化面積580.15萬平方米,完成營造林42.6萬畝,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42.19%、37.18%和12.18平方米。
民生保障建設持續推進。太原五中、成成中學、一外、二外和中心醫院、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兒童福利院、康寧醫院等總投資超百億元的民生工程完成主體。棚戶區改造新開工3.25萬套、基本建成3.36萬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效明顯。城鄉居民養老、醫療、失業等五項保險全覆蓋。新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64個,老年日間照料中心87個。城鎮登記失業率3.41%。完成73個貧困村22069人脫貧任務,陽曲縣脫貧摘帽進入公示驗收階段。“雙擁”工作不斷推進,文明城市創建邁出新步伐。積極化解信訪疑難問題,安全生産形勢總體平穩。
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加快發展。一年來,太原市持續推進晉祠景區提升完善,青龍古鎮、太原古縣城、太山龍泉寺、天龍山大景區、雙塔景區保護性改造提升,華夏文明主題公園建設。府城普光寺、文殊寺、五一路歷史片區等保護性修復基本完成。市圖書館改擴建竣工開放。晉劇《關公》入選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電視劇《于成龍》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體育事業不斷發展,我市運動員在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上取得優異成績。“擔復興大任,做時代新人”大型講述活動廣獲好評。
政府自身建設和民主法治建設全面加強。太原市政府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建言獻策,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85件、政協提案532件,辦復率100%。“放管服效”改革紮實推進,承接國務院、山西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職權52項,下放31項。“五規合一”信息平臺上線運行。新政務服務中心全面啟用,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入駐辦事大廳。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堅決查處和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堵塞工程招投標、土地出讓等重要環節的漏洞,弘揚忠誠、乾淨、擔當的政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