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環保 正文

沒污染 太原文明祭掃成風尚

發佈時間:2018-04-08 13:38:43 | 來源:山西晚報 | 編輯:路鵬程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沒污染 文明祭掃成風尚

  梨花風起正清明,太原各大公墓迎來一年一度的祭掃高峰。與以往不同,山西晚報記者在採訪時發現,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綠色、生態的方式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文明祭掃深入人心。

  4月5日,山西晚報記者來到太原龍山墓園,花圃綠林相映,幽靜典雅而不失莊嚴肅穆,前來祭祀先人的市民非常多。走進龍山墓園,園區入口處的安保人員正在引導人流和車輛有序地進出園區。園區內滾動播放著文明祭祀的宣傳語,挂著宣傳橫幅,提醒市民文明祭掃。

  前來祭掃的市民中很少有帶著紙錢的,大多手捧鮮花而來。太原市民張先生説,他已經很多年不帶紙錢祭掃先人了。在園區步道兩側,工作人員向前來祭掃的客人免費提供菊花、祭掃用品(水桶、刷子),並提供飲用水。

  太原市民劉先生與兄弟姐妹來到父母墓碑前,用水清洗了墓碑,擺上鮮花和供品,給父母鞠躬、敬香……“墓園裏不讓燒紙,這樣一來空氣好多了!”劉先生説。

  龍山墓園工作人員介紹,清明節前,龍山墓園微信公眾平臺正式上線。市民只需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進入該微信平臺,進行網上祭掃、網上報修、預約看墓地、了解墓園工作動態等。對於祭掃中發現的墓碑開膠、字跡不清等需要修補的問題,市民可以向墓園工作人員反映,可以現場修復的就現場修復;來不及現場修復的,工作人員會在約定時間內修復,並將修復信息如實進行反饋。“以前,龍山墓園設有焚燒冥幣的區域,為了保護墓園及周邊的大氣環境,今年,龍山墓園取締了焚燒冥幣區域,倡導大家用鮮花文明祭掃。”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有少部分攜帶冥幣來墓園的祭掃者,可以把冥幣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會把冥幣收集好,投放到有降解功能的環保焚燒爐內集中統一焚燒。這樣,焚燒後排放的氣體不會污染環境。

  太原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仙居園一直倡導鮮花祭掃,禁止焚燒冥幣。除龍山墓園外,永安墓園今年也取締了焚燒冥幣區域,採取環保鍋爐集中焚燒冥幣的做法。此外,今年清明節,各個祭掃場所都開展了免費贈送鮮花等服務。市民對鮮花祭掃等文明方式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從統計數據來看,太原市約20萬戶祭掃群眾中,有4.6萬戶採取了鮮花祭奠,約佔祭掃群眾的23%。

  今年,雙塔骨灰堂、解放紀念館、黃坡烈士陵園、仙居園、五福陵等服務單位,均明確禁止在園內焚燒祭品,得到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其它服務單位也普遍在園區設立祭奠區,並對群眾帶去的祭品實行統一焚燒。隨著鮮花祭掃的不斷推廣和焚燒爐的環保改造,清明祭掃對環境的破壞得到有效的緩解和控制。

  如今,清明文明祭祀、綠色環保的倡導越來越深入人心,一束鮮花寄哀思,逐漸成為人們清明祭掃的首選。(山西晚報記者 楊晶)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