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晉源區啟動“百村景區化”建設
原標題:晉源區啟動“百村景區化”建設
太原晚報訊 (記者郜蓉通訊員楊潤德車濤)太原市委、市政府今年提出要走出具有太原特點的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太原晚報記者日前從晉源區農村工作暨幫扶脫貧攻堅會議上獲悉,該區全面啟動“百村景區化”工程建設,三年對95個村實施景區化建設,將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連成線、集成片,構建鄉村振興“晉源版”的農旅融合新格局,聚力打造國際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實現農業轉型升級
太原市晉源區所轄95個行政村、27個城市社區,總人口23.67萬人,其中鄉村人口11.49萬,“鄉大城小”,農村農業農民是晉源區的主體,實現農業全面轉型升級、農村全面繁榮進步、農民全面富裕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今年晉源區將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抓手,實施“百村景區化”工程,促進生産生活生態有機融合,打造有顏值有內涵的城市客廳、環境好人氣旺的宜居家園、風景美故事多的休閒勝地、品位高底蘊厚的文明城區。
改造方式分四種
本次改造工程以6個鎮(街)為主,讓村民參與建設,成熟一個,帶動一片。其中,將重點實施店頭古堡開發、赤橋民俗文化村、窯頭村冰雪文化、杜裏坪紅色文化旅遊、王郭村張氏始祖園等項目,年內創建3個A級景區和5個鄉村旅遊示範點。
在此基礎上,95個村莊的改造方式分為4種:
一是通過城中村改造,推動義井、小站營、吳家堡等42個農村“城市化”,建成城景交融、産城融合、品質生活的現代化社區;
二是對已實施人口搬遷的“空心村”大力植樹造林,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增加農業生態産品和服務供給,推動下石、蠶石、杜裏坪等17個農村“生態化”;
三是完善鄉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推動東院、南張、高家堡等23個農村“城鎮化”;
四是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鞏固基本經營制度,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推動東城角、東關、古城營等13個農村“産業化”。
美麗鄉村設施齊
95個村莊將先期開展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短板,高標準新改建農村公路105公里;確保鵝歸店、五府營等變電站建成投用;新建7個農村公共浴室和10個老年餐廳,惠及3000個家庭。
晉源區今年撥出預算兩億元,對東關花卉主題特色小鎮,窯頭、趙家山、寺底等10個美麗宜居示範村予以獎補,並出臺調産獎補政策引導農戶調産增收。
同時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參與,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將95個村變成一個大景區、大花園。
産業支撐有後勁
在産業發展上,晉源區將依託文化、生態、旅遊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一,做強做優鳳凰農莊、雲秀農莊等一批農業園區,建設休閒景觀農業帶;二,新增玉露香梨、櫻桃等特色水果1000畝,建設西邊山區特色水果帶;三,引進大企業規模化經營,年內新增晉祠水稻種植1000畝,建設晉祠大米現代産業園區;四,扶持梅芝園藝花卉企業,組建晉源花卉集團,年內新增種植2000畝,建設萬畝花卉産業觀光園區;五,依託國新晉藥,發展中藥材種植2000畝,建設姚村中藥材觀光園區。
晉源區財政將建立健全鄉村振興財政投入保障機制,通過購買服務、貸款貼息、財政獎補、設立産業發展基金等有效方式,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小農戶共同發展,確保項目落地開工、投産達效。
目前,晉源區“百村景區化”工程項目已委託國內一流設計團隊編制完成《晉源區村莊整治規劃導則》和各村具體整治規劃方案。待方案完善後,將立即實施。(責編:俞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