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太原:打通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間的通道

發佈時間:2018-04-12 16:58:11 | 來源:太原晚報 | 編輯:路鵬程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打通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間的通道

  科技創新是提高供給品質和水準最重要的發力點。在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過程中,太原市將增強關鍵技術創新能力作為建設充滿活力的創新之城的首要著力點,加強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打通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通道,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激發創新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突破産業技術瓶頸

  太原市將突破産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産業培育的技術瓶頸,增強關鍵技術創新能力。

  聚焦産業創新需求,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安排資金鏈,在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材料、現代農業等重點領域實施産業技術創新重大專項,形成一批填補國內空白的重大創新産品,建成與産業轉型發展相匹配的科技創新中心,提升在全國乃至國際産業分工領域的技術話語權和影響力。

  保護生態改善民生

  建立支撐生態和民生改善的可持續發展技術體系。加強水生態、大氣環境改善的技術研發和成果推介,為水經濟和環保産業提供技術支撐。

  開展循環經濟共性技術研究,突破大宗産業廢物、資源高效利用的技術瓶頸。

  加大人口健康、新型城鎮化、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等領域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和轉化應用的力度,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構建數據標準、管理制度和服務規則相統一的技術交易平臺,開展研發設計、轉移轉化、檢驗檢測、知識産權等服務,打通科技成果研發、中試、産業化通道。

  構建政産學研金介用協同創新體系,推動企業成為科技成果轉化主體,主動切入創新鏈前端,提前介入和參與高校、科研機構的研究方向選擇和研發活動,及時轉化科技成果,搶佔技術制高點。

  科技成果對接産業需求轉化

  通過技術創新,打造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戰略性産業增長極和産業鏈。

  聚集全國乃至國際創新資源,強化引進和消化吸收能力,打造能源技術、裝備製造、新材料的技術高地,創新一批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品牌,掌握産品標準、産品價格的話語權。

  加快科技交易市場建設,完善展示、交易、共享、服務功能,建立雙向互動的技術供需體系、技術交易服務體系和技術交流的保障體系,形成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

  聚焦民生科技成果應用

  圍繞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在民生領域開展科技成果應用工程。在循環經濟領域,集中突破一批替代、減量、再利用、資源化、系統優化、共生連結等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實現接鏈補環,形成産業之間、産業與社會之間的資源共享,消費與生産循環組合的共生網絡。

  生態環境領域,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及建築節能技術、生活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加強大氣重污染天氣預警分析,開展環境綜合治理科技示範。

  公共衛生領域,運用數字化醫療、遠程醫療等技術,推進公共衛生、醫療服務網絡化。

  公共安全領域,建設食品安全、安全生産、重大突發事故應急等技術,支持社會綜合治理信息化建設。

  防災減災領域,重點開發應用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等監控預警與應急救援技術以及突發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技術等。(太原晚報記者郝曉煒 責編:俞濤)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