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確定脫貧攻堅五大重點工程
原標題:我市確定脫貧攻堅五大重點工程
太原晚報訊 (記者周皓通訊員江志軍)今年是太原市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太原市農委4月16日發佈消息稱,今年太原市要完成27個貧困村、8900人脫貧任務,實現婁煩縣貧困摘帽退出,做好陽曲縣脫貧鞏固提升工作,為此將實施脫貧攻堅五大重點工程。
産業扶貧
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支持婁煩縣打造10萬畝脫毒種薯基地縣,陽曲縣打造10萬畝優質穀子基地,讓婁煩、陽曲兩縣種植業種出景觀,種出效益。支持婁煩縣圍繞“雲頂山一路”“汾河水庫一帶”和“高君宇故居一片”發展綠色旅遊、紅色旅遊。支持陽曲縣以青龍古鎮、方特遊樂園、三郎洞等景點為依託,打造一批歷史文化遊、鄉村休閒遊、農家體驗遊等精品旅遊線路。支持婁煩縣發展中藥材、農産品加工項目。積極引進農産品加工龍頭企業落地發展,帶動設施蔬菜、馬鈴薯種薯、中藥材、食用菌等綠色産業持續發展。培育陽曲縣太后香、白馬掌等小米品牌,確保農産品優質、安全,讓産品變商品,進而變禮品。
生態扶貧
牢固確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深化、聯動實施退耕還林、荒山綠化、森林管護、經濟林提質增效和特色林産業五大項目,發展林下養殖。建設5條鄉村旅遊綠色通道和5個綠化景觀村。實施貧困村綠化工程,建設5個生態村,形成綠色生態美麗景觀。加快推進貧困村提升工程,加強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醫療、文化、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
內生動力激發
進一步搞好陽曲縣“週末學堂”和婁煩縣“脫貧大講堂”,開展志智雙扶,實現貧困村和貧困群眾全覆蓋,形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風家教、全民素質提升、誠信建設、黨規黨章、農業實用技術等為基本框架的培訓內容體系,推動幹部群眾先富“腦袋”再富“口袋”。制定完善村民文明守則、村民公約、村規民約等文明規範,建立完善農村“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
體制機制建設
在婁煩、陽曲兩縣,以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為契機,以股份合作為紐帶,全面發展農民股份合作經濟,建立貧困人口參與股權分紅的資産收益扶貧長效機制,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股份合作。把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思想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一好雙強”要求,發揮好村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相關工作
圍繞“人、錢、地、房、樹、村、穩”等七個問題,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實施農村危險土窯洞改造工程,繼續完善實施健康扶貧“雙簽約”制度和“三保險三救助”制度。加大教育扶貧力度,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全面落實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階段資助政策。完善落實精準培訓勞動力轉移就業獎勵補助辦法,最大限度調動貧困群眾就業脫貧的積極性。(責編:俞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