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CRI看山西 正文

科學普及航天知識 山西將開展航天日系列活動

發佈時間:2018-04-19 18:25:04 |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路鵬程 | 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路鵬程):4月19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18年“中國航天日”山西系列活動新聞發佈會。山西省國防科技工業黨委副書記吳澤兵,山西省國防科工辦秘書處處長王勇,山西省國防科工辦經濟運行處處長燕登峰出席發佈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拷貝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王嘉樂

  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被設立為“中國航天日”。2018年4月24日是第三個“中國航天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共築航天新時代”。新聞發佈會上,吳澤兵首先介紹了山西省 2018年“中國航天日”系列活動情況。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拷貝

吳澤兵介紹活動情況 攝影 王嘉樂

  從4月21日起,山西省將舉辦“中國航天日”系列活動。此次活動的目的是宣傳中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一貫宗旨,大力弘揚航天精神,科學普及航天知識,激發全民族探索創新熱情,不斷提升中國航天的社會影響力,用偉大的航天精神激勵三晉兒女為實現“示範區”“排頭兵”“新高地”三大目標而努力奮鬥。

  據介紹,山西省2018“中國航天日”系列活動包括升國旗儀式、場館開放日和科學講堂、産業展示四部分,具體活動安排如下:

  “升國旗儀式”將於4月24日上午9:00在被譽為“人民兵工第一校”的中北大學舉行,屆時將有山西省有關部門和相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與中北大學師生共同參加。

  “場館開放日活動”將從4月21日拉開序幕。4月21日-22日,山西省科學技術館將分別組織主題為太空機器人、製作月球、太空世紀的曙光、逐夢北斗邀蒼穹的4場參觀活動,活動向社會公眾開放。另外還有一場“天宮一號”互動體驗活動精彩上演,屆時公眾可以走進科技館,參與“重溫你走過的2300天”互動體驗。

  4月24日,位於太原理工大學的高分山西中心、中北大學的某重點實驗室、太重展覽館也將全天對學生群體開放,屆時觀眾可以直觀接觸到衛星遙感影像、衛星發射塔架模型、極端環境先進感測器、數據記錄設備等航天設施設備,是一次難得的航天知識學習機會。

  “科學講堂”將舉辦2場,均于4月24日在中北大學瑾瑜國際會議中心進行。首場時間為上午9:30,活動將由航天五院王懷義教授講述他參與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研發工作的難忘經歷;第二場時間為下午2:30,來自中北大學的劉文怡教授將做題為《從軍用總線技術發展談技術創新》的演講。

  航天産業高新技術密集,是軍民融合産業發展的重要領域。中國航天事業與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相伴相生、源遠流長。為此,“中國航天日”當天,主辦方還將在中北大學舉辦山西航天領域軍民融合産業發展展示,歡迎公眾到場觀展。

  新聞發佈會上,三位發言人還就山西航天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在回答國際在線山西頻道提出的“目前山西有哪些産品、技術應用到航天領域”的問題時,山西省國防科工辦經濟運行處處長燕登峰表示,航天産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技術産業。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航天産業發展,先後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山西省積極扶持航天産業發展,目前已在火箭推進系統、發射系統、測控導航、航天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比如,衛星發射平臺、發射塔架,高端碳釬維、太空防輻射、太空運動健身等産品,北斗導航、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等技術,已經應用到航天裝備、衛星發射、航天員訓練等方面,為我國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等重大工程建設,貢獻了山西智慧和力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拷貝

燕登峰回答記者提問 攝影 王嘉樂

  同時,燕登峰指出,促進航天科技和産品的民用化發展,將會進一步牽引和推進科技進步,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15年8月,山西依託太原理工大學正式掛牌成立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山西數據與應用中心。目前,該中心已經形成高分衛星遙感數據接收、存儲、處理和分發能力,數據分析已經應用於國土資源監測、農業生産管理、生態環境預警、區域動態變化、自然災害分析監控等領域,服務於山西的經濟社會發展。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