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法機關開展便民服務改革
原標題:全省政法機關開展便民服務改革 年底前超八成事項“最多跑一次”
“臉難看、事難辦”“跑斷腿、磨破嘴”曾是群眾到某些部門辦事難的真實寫照。今後,這些問題在山西省政法機關便民服務窗口都將得到轉變。
近日,山西省委政法委印發《關於全省政法機關開展便民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在山西省政法機關開展便民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全省打造“六最”營商環境作出積極貢獻。其中,9月底前公佈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12月底前山西省政法機關80%以上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要求。
9月底前公佈首批“最多跑一次”清單
《指導意見》提出,便民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立足政法機關的職能任務,從與人民群眾和企業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和事項入手,精簡審批事項,優化辦事流程,推動業務融合,進一步提升政法機關行政辦事和執法辦案效率,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和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
按照“網上辦理儘量全覆蓋、窗口辦理最多跑一次”的總要求,遵循“試點先行、分步推進,列出清單、公開承諾,強化監督、逐項考核”的工作思路,6月底前對山西省政法機關審批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進行全面梳理並確定試點單位,9月底前公佈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12月底前山西省政法機關80%以上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要求。
《指導意見》要求,山西省政法各單位要全面梳理便民服務事項,分類列出清單、明確時限,按照分步快走的要求和由易到難、由點到面的順序,制定分批次落實“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向社會集中公佈。要同步公開辦事指南,逐一明確辦理條件、辦理材料、辦理流程、辦理時限,達到“一次性告知”,確保辦事指南具有切實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從立案登記、查詢諮詢等方面推進改革
山西省政法機關便民服務具體改革重點有哪些?《指導意見》要求,審判機關要重點圍繞訴訟服務工作,從立案登記、查詢諮詢、案件公告和訴訟費用的收退、材料收轉、判後答疑等方面推進改革。
檢察機關要重點圍繞查詢案件程式性信息、受理移送案件、控告申訴檢舉、律師申請閱卷、辯護律師約見承辦檢察官、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查詢檔案文書等方面推進改革。
公安機關要重點圍繞戶籍、出入境、車輛、駕駛人員證照及相關身份證明等便民服務事項和治安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公安業務推進改革。
司法行政機關要重點圍繞公證、司法鑒定、法律援助、基層法律服務等方面推進改革。
改革推行容缺受理和審批承諾制,對具備基本審批條件、申報材料主件齊全但其他輔助材料欠缺的辦件,經申請人作出相應承諾後,先期予以受理和辦理,同時要求申請人在規定時間內將所缺材料補齊。
要推動更多服務事項通過移動互聯網辦理
《指導意見》要求,各級政法機關要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務”要求,全面整合各級政法機關辦事窗口,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避免群眾來回奔波、反復遞交材料。山西省政法各單位要分別依託各自門戶網站,全面推廣“在線諮詢、網上申請、快遞送達”辦理模式,基本實現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全覆蓋,大幅提高網上辦事比例。
同時,市縣兩級政法單位在省級統一平台下,開設本單位網上服務窗口,開展網上辦事服務,進一步完善“移動端”服務設施和功能,依託微信等社交平臺,推動更多服務事項通過移動互聯網辦理。
《指導意見》要求,各單位黨組(黨委)要深入研究本系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具體任務和面臨問題,紮實做好審批服務事項清單的梳理和改革試點工作,市、縣政法機關要切實承擔起改革的推進工作。
今後,山西省政法各單位要建立“最多跑一次”改革專項督查機制和網上投訴舉報平臺,加強對市、縣改革和服務品質的督促檢查,接受群眾監督,查找服務短板,進一步倒逼自身改革,確保按期完成改革任務。同時,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引導廣大群眾和市場主體對改革成效進行有效監督和反饋,促進各級政法機關進一步提升服務水準。(山西晚報記者 李飛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