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一縣一策”集中攻堅深度貧困縣
原標題:我省“一縣一策”集中攻堅深度貧困縣
山西日報訊(記者 趙建軍 李全宏)攻堅深度貧困,山西省又注入新的政策動力。5月25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會上,山西省扶貧辦有關負責人就《關於“一縣一策”集中攻堅深度貧困縣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進行了解讀。今後,山西省將用更有針對性的舉措,解決深度貧困縣存在的新老問題,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取得突破。
山西省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就有呂梁山、燕山—太行山2個。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是基本省情。2017年以來,山西省委、省政府聚焦深度貧困,集中力量攻堅,出臺一系列超常政策舉措,在資金投入、工程項目、政策舉措、幫扶力量等方面重點向深度貧困縣傾斜支持,山西省攻堅深度貧困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也要看到,深度貧困縣産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落後、公共服務不足、生態脆弱與深度貧困相互交織等矛盾仍然很突出。確保深度貧困縣如期脫貧摘帽,面臨的任務還十分艱巨。
非常之事,需要非常之舉。《意見》指出,要引導資源要素向10個深度貧困縣聚焦,抓住關鍵推動落實。
《意見》主體是“10+1”模式,即共享政策10條、專享政策一縣一條。
共享政策10條,主要涉及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産業扶持、移民搬遷、行政審批、人才支持等方面。這些政策程度不同地對現行政策有所突破。有的是各地探索的規範完善,比如,搭建統貸統還投融資平臺,借鑒了呂梁市做法,為深度貧困縣增信;有的是學習借鑒其他領域的,比如,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用地手續,參照災後重建政策執行。
專享政策10條,每縣一條,主要內容涵蓋汾河生態治理、開發區設立、産業發展、人才支持、教育支持、企縣合作等方面,都是各縣反復比選、量身定制、最急需解決的困難問題。比如,廣靈縣設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利於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帶動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穩定脫貧;大寧縣圍繞生態脫貧先行先試,可以從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造林營林護林、農村簡易公路、小型水利設施等建設管護方面提高群眾參與度和獲得感。
山西省扶貧辦主任劉志傑説,“一縣一策”來自基層,體現改革創新,真金白銀投入與破除體制障礙相結合,著眼解決關鍵突出問題,既是山西省攻堅深度貧困超常舉措的進一步深化具體,也是對基層實際工作中普遍關切問題的具體回應,可以説是山西省集中攻堅深度貧困的2018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