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閘機式公共自行車移動服務站太原啟用
山西日報訊(記者李兵)山西日報記者6月4日從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車公司獲悉,太原首個公共自行車閘機式移動服務站,日前在太原市和平北路優山美郡小區南門附近正式投入運營。
據了解,自2012年太原公共自行車投入使用以來,深受市民喜愛,免費租用率、單車週轉率、日租用量等多項數據高居全國首位;但在早晚高峰時段租還公共自行車時,市民常會遇到“無車租、無樁還”的窘境。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車公司在全國首創了閘機式公共自行車移動服務站。
除了進出口安裝有兩個“閘機”之外,閘機式公共自行車移動服務站類似一個停車場——三面圍起來,只留一個進出口;進出口安裝有閘機和鎖樁感應器,在閘門旁建有門房,公共自行車公司安排管理員,在7:00—22:00期間進行值守。“閘機”由硬體、控制和自行車集中控制三部分組成,採用一進一齣結構,確保市民能同時租車和還車,並能達到快速租還。
市民使用閘機式公共自行車移動服務站租車時,需要先從安全通道進入停放區,將車推至租車通道感應門前時,感應門即會打開,推車進入租車通道,將自行車前輪放置到引導槽內,同時將自行車把手中間的鎖舌正確放置在刷卡懸臂感應區,對準箭頭位置,系統語音會提示“請刷卡”,這時將公交卡放置在刷卡面板上,待語音提示“租車成功”後再取卡,此時刷卡懸臂和前方感應門同時打開,可將車從通道內推出。還車時也依此操作,將車從通道內推出後放置在場地內的停車區域即可。
閘機式公共自行車移動服務站與原來的公共自行車租賃點相比:車輛儲備空間更大;入口、出口雙通道設計,增加站點負載能力;租還較以前更方便快速,可提高公共自行車的週轉效率;鎖樁感應器拆卸更方便,並能使用移動網絡,隨時建立公共自行車移動服務點,滿足道路施工、突然停電及大型比賽或表演期間,市民租還公共自行車的需求;採用地鐵閘機原理,增加了紅外感應、RFID遠程識別等新技術,更加智慧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