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山西抓緊資源型經濟轉型

發佈時間:2018-06-19 10:54:47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路鵬程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山西抓緊資源型經濟轉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人民日報太原6月17日電  (記者胡健)2016年、2017年山西甩掉多年“煤老大”的帽子,原煤産量退居全國第二。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産量同比增長3.9%,而山西又下降1%。在煤價進入合理區間後,山西原煤産量不增反降。整個採礦業投資下降1.3個百分點,而高技術産業投資則增長17.2%。

  山西正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擺脫對煤炭經濟的過度依賴。

  “決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山西省委、省政府痛定思痛,發揮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牽引作用,深化關鍵領域改革、突出産業項目牽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産業結構逐步升級、發展動力不斷轉換。

  深化關鍵領域改革,破除轉型體制機制瓶頸。山西國企尤其煤企比重大,國企不改,轉型無望。今年2月,18家省屬國企簽訂了“個性化”考核責任書。對煤企的經營業績,重點考核噸煤成本、全員勞動生産率及凈資産收益。

  陽煤集團今年凈資産回報率要達1.5%以上,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率要達103%以上,董事長翟紅坦言完成這些指標難度很大,“但是責任狀就是軍令狀,逼著我們産業轉型”。國企剝離辦社會是“硬骨頭”,同煤集團將職工家屬區恒安新區的水、電、供熱以及物業服務全部交大同市,每年可減少運行補貼費用0.96億元。

  突出産業項目牽引,培育轉型新動能。圍繞大數據、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通用航空等産業佈局一大批新興項目,一季度山西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17.2%,超過全國平均水準7.6個百分點。大力發展文化旅遊金融等現代服務業,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2%。高端碳纖維、動車組輪對材料、石墨烯、碳化矽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十萬創業大軍正在形成。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轉型新活力。山西在全國率先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變先批後建為先建後驗、事前審批為事中事後監管。

  山西立訊精密公司從簽約到投産只用42天,搶先拿下了蘋果手機數據轉換線的大訂單,項目兩個月就見了效益。

  在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除建設用地審批外,所有審批事項全部集中到行政審批局辦理,由原來15個部門蓋26顆公章減為1顆審批專用章。“目前備案申請我們兩天內發證,下一步實現網上審批後會更快。”工作人員王彥鑫介紹。

  今年一季度數據表明,山西産業結構反轉的良好勢頭已顯現,投資結構趨向優化。煤炭産量對GDP增長的貢獻為負數,而非煤産業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115.4%。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